[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6140.7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明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34 | 分类号: | B64C25/34;B64C25/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325005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结构,包括机身、承载柱、起落架、液位传感器、测距装置及降落适应控制系统,其中起落架至少两个,通过承载柱与机身下表面相互连接,承载柱两端通过转台机构分别与机身和起落架相互铰接,液位传感器若干,均布在各起落架外表面,且同一起落架上的各液位传感器均布在与起落架上端面垂直分布的直线方向上,测距装置至少两个,沿机身轴线方向均布在机身下端面,且测距装置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起落架包括行走轮、浮筒、射流气泵及射流喷嘴。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满足无人机设备在陆地上及水面上起飞降落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有的实现无人机设备在水面上具备较高的航行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用 无人机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陆两用无人机结构包括机身、承载柱、起落架、液位传感器、测距装置及降落适应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起落架至少两个,通过承载柱与机身下表面相互连接,所述的起落架轴线与机身轴线呈0°‑60°夹角,且每个起落架均通过至少一条承载柱与机身相互连接,所述的承载柱两端通过转台机构分别与机身和起落架相互铰接,承载柱轴线与机身、起落架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所述的液位传感器若干,均布在各起落架外表面,且同一起落架上的各液位传感器均布在与起落架上端面垂直分布的直线方向上,所述的测距装置至少两个,沿机身轴线方向均布在机身下端面,且所述的测距装置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所述的起落架包括行走轮、浮筒、射流气泵及射流喷嘴,其中所述的浮筒为空心密闭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至少两个承载槽,且各承载槽沿浮筒轴线方向均布,所述的承载槽内设至少一个行走轮,各行走轮轴线与浮筒轴线垂直分布,且行走轮下端面超出浮筒下端面至少3毫米,所述的浮筒下端面后侧设至少一个射流喷嘴,所述的射流喷嘴与浮筒下端面通过转台机构相互铰接,且射流喷嘴轴线与浮筒轴线在水平方向上呈0°‑180°夹角,在竖直方向上呈0°‑90°夹角,所述的射流喷嘴通过导气管与射流气泵相互连通,所述的射流气泵嵌于浮筒内,且射流气泵对应的浮筒上端面设进气口,所述的射流气泵与进气口间通过导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的降落适应控制系统嵌于机身内,并分别与液位传感器、测距装置、转台机构及起落架的射流气泵电气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明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明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4614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无人机水面起降起落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飞机助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