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汉麻杆芯纤维膜的环保功能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7162.4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贾士杰;王艳华;蔡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巴马常春藤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5475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空间环境净化的环保技术领域的一种汉麻杆芯纤维膜的环保功能检测方法。包括受试药物汉麻杆芯纤维膜的制备和汉麻杆芯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的检测,大麻杆芯黏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较明显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厌氧菌和需氧菌都有抑制和灭杀作用。本发明采用汉麻杆芯纤维制成天然纤维膜对室外空气中因雾霾有害微粒Pm2.5、甲醛等产生的室内异味,具有的特殊吸附滤除效果,且具有明显的除菌抑菌作用,从而达到净化环境、保护人类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设计中所用到的各种材料均为环保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空气与居住环境净化以及相关隔离净化。 | ||
搜索关键词: | 杆芯 汉麻 纤维膜 环保功能 净化 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环保技术领域 体外抗菌活性 大肠杆菌 白色念珠菌 环保材料 净化环境 居住环境 空间环境 绿脓杆菌 人类健康 室内异味 室外空气 天然纤维 抑菌作用 预防疾病 大麻杆 提取物 需氧菌 厌氧菌 除菌 滤除 灭杀 雾霾 吸附 制备 甲醛 纤维 隔离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汉麻杆芯纤维膜的环保功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受试药物汉麻杆芯纤粉的制备:将经过干燥、超超粉碎处理的汉麻杆芯粉2000克,加8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乙醇加量分别是第一次为汉麻杆芯粉5倍的80%乙醇;第二次4倍的80%乙醇、第三次3倍的80%乙醇;将三次提取液浓缩,回收溶剂至无乙醇味,静置24h以上,除去沉于下层的叶绿素,保留上清液;将溶液稀释5倍,分别转入D101大孔树脂、AB‑8大孔树脂、SP‑70大孔树脂柱,并分别以水、30%乙醇、70%乙醇、80%乙醇洗脱,收集各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液与纯水洗脱液,分别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回收后残留固状物即为汉麻杆芯纤维粉受试样品;步骤2,汉麻杆芯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的检测,大麻杆芯黏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厌氧菌和需氧菌都有抑制和灭杀作用;具体包括:(1)材料:1.1,受试菌株包括: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103],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ATCC29213),单核增生李氏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 CMCC(B)5400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CMCC(B)63301],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CMCC(B)49027],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ATCC 14028)均由首都师范大学微生物系提供;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BMU01672),须癣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ATCC 28185),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ATCC 22019),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B)98001]由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提供包藏菌株;1.2试验用药物、器材D101树脂(天津海光树脂有限公司);AB‑8、SP‑70树脂(日本三菱化学,日本),二甲基亚砜(amresco公司,美国),0.22μm微孔滤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葡萄糖酚红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含葡萄糖1%、酚红0.002%);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燕麦培养基,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SDA)以上材料来自北京科昊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检测过程2.1指示菌菌悬液制备,称取9个样品各8.0mg溶于2mL二甲基亚砜中,其质量浓度为4 000μg/mL;经0.22μm的过滤器除菌后保存在4℃的冰箱内备用;将配制好的供试药物原液用的牛肉膏蛋白胨体培养基从第1管至第9管进行1:2n倍稀释,其中n为1,2…..,9;置于35℃、120r/min摇床培养18~24h后取出;得到指示菌菌悬液;2.2,分别将浓度为1×106CFU/mL的指示菌菌悬液各100μL涂在制备好的牛肉膏蛋白胨平板上,在涂好的平板上放入内径6mm、外径8mm、高10mm的4只牛津杯,轻轻加压使其与培养基接触无空隙,在牛津杯中加入上述步骤2中1.1所述的待检样品,其中,在前3只牛津杯中加同浓度、同种样品各200μL,在第4只牛津杯中加入200μL的二甲基亚砜,然后将有牛津杯的涂好的平板放入35℃培养箱中培养18~24h后取出,观察平板中牛津杯周围是否有抑菌圈,并对有抑菌圈的牛津杯用游标卡尺测定、记录抑菌圈的大小,抑菌圈的大小表明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的强弱;取φ13mm×100mm的无菌试管12支,排成一排,每管加入葡萄糖酚红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1mL,在第1管中加入浓度为4 000μg/mL的药物原液1.0mL,混匀,然后吸取1mL放入第2管内,混匀后再吸取1mL至第3管内,如此连续配比稀释,直至第10管,并从第10管中吸取1mL弃去;第11管内只加1mL溶剂作为溶剂对照组,第12管为不加药物的生长对照;2.3,抑菌检测,在每管内加入上述已制备好的接种物各1mL,使每管最终菌液浓度为1×106CFU/mL;第1管至第10管中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2 000、1 000、500、250、125、62.5、31.2、15.6、7.8、3.9μg/mL,将接种好的稀释管塞好塞子,置于35℃的普通空气孵箱中孵育18~24h,细菌生长使葡萄糖发酵产酸,与酚红指示剂反映变黄,阳性管为黄色;无细菌生长,试管中液体仍为澄清透明红色者阴性管;以肉眼观察不到菌落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浓度为该样品对该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取观察仍为澄清透明红色者测定管的MIC阴性管中培养液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35℃恒温培养18~24h;观察记录菌落数,菌落数<3或无菌生长的最低浓度即为汉麻样品的最低杀菌浓度MBC;2.4,药物对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称取以上9个样本各6.4mg溶于2mL二甲基亚砜中,其质量浓度为3200μg/mL;经0.22μm的过滤器除菌后保存在4℃冰箱备用;取3200μg/mL的各样本,用RPMI‑1640培养基先稀释50倍后得到64μg/mL的样品,然后再进行两倍稀释,得到稀释终质量浓度μg/mL分别为32、16、8、4、2、1、0.5、0.25、0.125和0.06,共10个质量浓度;分别将各质量浓度的药物加入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00μL;1~10列为药物各质量浓度,11列为生长对照,12列为空白对照以及溶媒对照;2.5,针对具体菌种的检测,将皮肤癣菌在PDA上培养7~10d;红色毛癣菌在燕麦培养基上培养7~10d;白色念珠菌在SDA上培养24~48h;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皮肤癣菌落表面,取菌悬液于试管中,沉降10min,取上清比浊仪计数为0.5麦氏浊度,相当于1×105~5×105CFU/mL;用RPMI‑1640培养基稀释100倍的最终菌悬液浓度为1×103~5×103CFU/mL;白色念珠菌比浊仪计数为0.麦氏浊度相当于1×103~5×103CFU/mL;用RPMI‑1640培养基稀释2000倍的最终菌悬液浓度为0.5×103~2.5×103CFU/mL,取100μL菌悬液加入配制好的药敏板1~11列中;35℃温箱培养,其中,皮肤癣菌培养4~6d观察结果,白色念珠菌培养24~48h观察结果;(3)结果3.1,药物对细菌的抑菌圈将放有牛津杯的牛肉膏蛋白胨平板取出,观察牛津杯周围是否有抑菌圈,然后用游标卡尺量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结果上看出,在70%乙醇洗脱的3种树脂上的脱物有好的抗细菌活性,其中以AB‑8树脂下洗脱物抗菌谱广;3.2,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结果中可以看出C1的抑制真菌生长的效果是最好的,除A1、A2、A3对犬小孢子菌不敏感外,而其余的抑菌作用均明显,以C1的抑制作用最强;3.3,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A1对大肠杆菌杀菌效果最好,C1对腊状芽胞杆菌具有杀菌作用,但是作用不明显,而B1对变形杆菌和沙门氏菌杀菌作用较明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巴马常春藤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巴马常春藤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4716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