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型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7437.2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5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本忠;倪侦翔;李美雪;林荣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251/88 | 分类号: | C07C251/88;C07C249/16;C07D295/135;C07D213/04;C07F9/54;C09K11/06;A61K41/00;A61P35/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吴静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合成的一系列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型荧光化合物易于合成,并且显示出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作为生物荧光探针不仅能对脂滴、内质网、溶酶体细胞器进行特异性标记,在光照条件下还能产生消灭癌细胞的活性氧簇,对于推进生物荧光检测技术和光动力疗法的诊疗一体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发态 分子 质子 转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1743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