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产品用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9061.2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8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卫海瑞;赵振铎;廉晓洁;翟俊;范光伟;王贵平;郎炜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29/02;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用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抛光方法,包括(1)准备试样;(2)固定试样;(3)粗抛;(4)中抛;(5)精抛;(6)清洗吹干步骤。本发明解决了由于产品厚度变薄以及面积变小等不易抛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高效、批量地抛光不锈钢产品,并且能消除不锈钢表面的抛光缺陷,达到高性能电子产品外观的表面质量要求,即粗糙度值Ra≤0.005μm。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不锈钢 表面抛光 电子产品 高性能电子产品 表面质量要求 不锈钢表面 抛光不锈钢 固定试样 厚度变薄 抛光缺陷 抛光 粗糙度 变小 吹干 粗抛 精抛 清洗 | ||
【主权项】:
1.一种电子产品用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试样:试样为长方体结构,厚度为0.5mm‑6mm,长度为10mm‑250mm,宽度为10mm‑250mm,试样的上、下表面面积为100mm2‑20000mm2;(2)固定试样:将试样通过热熔胶粘于Φ300mm,厚度为25mm的夹具上,然后将试样连同夹具置于Φ640mm的抛光平台上,每个抛光工序平台上能同时固定3个夹具,夹具上方通过压重模块施加压力;(3)粗抛:固定好试样后对试样进行粗抛,该工序的操作过程为:在粗抛平台上固定同直径的粗抛磨料,开启电源,粗抛平台进行逆时针旋转,通过压重模块对夹具的压力,使样品表面与粗抛磨料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带动夹具进行逆时针旋转,夹具的转速与粗抛平台转速不一致,使粗抛磨料对样品表面进行粗抛工序;步骤(3)粗抛过程中,所用磨料为合成铁盘,抛光平台的转速为30‑40r/min,夹具上方的压重模块压力为250‑300N,抛光时间为12‑15min,通过蠕动泵自动供给已制备好的金刚石粉悬浮液,金刚石粉悬浮液的流速为20‑25ml/min,粒径范围为1.0μm‑5.0μm;(4)中抛:粗抛完毕后对试样进行中抛,该工序的操作过程为:在中抛平台上固定同直径的中抛磨料,开启电源,中抛平台进行逆时针旋转,通过压重模块对夹具的压力,使样品表面与中抛磨料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带动夹具进行逆时针旋转,夹具的转速与中抛平台转速不一致,使中抛磨料对样品表面进行中抛工序;步骤(4)中抛过程中,所用磨料为聚氨酯抛光布,抛光平台转速为25‑30r/min,夹具上方的压重模块压力为200‑250N,抛光时间为8‑10min,通过蠕动泵自动供给已制备好的三氧化二铝水溶液,流速为18‑22ml/min,质量浓度为20%‑40%;(5)精抛:中抛完毕后对试样进行精抛,该工序的操作过程为:在精抛平台上固定同直径的精抛磨料,开启电源,精抛平台进行逆时针旋转,通过压重模块对夹具的压力,使样品表面与精抛磨料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带动夹具进行逆时针旋转,夹具的转速与精抛平台转速不一致,使精抛磨料对样品表面进行精抛工序;步骤(5)精抛过程中,所用磨料为阻尼布,抛光平台转速为18‑20r/min,夹具上方的压重模块压力为150‑180N,抛光时间为5‑7min,通过蠕动泵自动供给已制备好的二氧化硅水溶液,二氧化硅水溶液的流速为15‑18ml/min,质量浓度范围为15%‑30%;(6)清洗吹干:将精抛后的试样用无水酒精清洗,并吹干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6906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透镜的粗磨工艺
- 下一篇:一种导光膜的裁切抛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