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卷轧机厚度控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4148.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1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忠;毛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8 | 分类号: | B21B37/18 |
代理公司: | 32259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高<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卷轧机厚度控制工艺,特点是在连铸板坯装入加热炉后,通过二级过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计算出精轧机各道次的目标厚度、辊缝、压下率、轧制力、速度等控制参数,然后将计算结果发送至一级自动控制系统,在预定的时点完成对精轧机设备设定,精轧机实际轧制过程中,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实时调整厚度偏差。本发明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灵活调整,实现前端道次头尾厚度偏薄压延,解决炉卷轧机头尾厚度控制在订单公差范围内,减少后端道次压下大对轧辊的损伤,其中头尾厚度不良长度下降60%,整体成材率提高1.6~2.1%。 | ||
搜索关键词: | 厚度控制 炉卷轧机 精轧机 二级过程控制系统 厚度自动控制系统 加热炉 压延 数学模型计算 自动控制系统 厚度偏差 控制参数 连铸板坯 灵活调整 设备设定 实时调整 轧制过程 公差 成材率 对轧辊 压下率 轧制力 端道 辊缝 时点 压下 装入 损伤 发送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炉卷轧机厚度控制工艺,连铸板坯在加热炉加热到工艺要求的温度,经高压除磷后在粗轧机进行7~9道次往返轧制;然后在飞剪处去除头部、尾部形状不良部分;再经过精轧机5~7道次往返轧制到目标厚度尺寸;最后经过层流冷却后卷取完成;其特征在于:/n在连铸板坯装入加热炉后,通过二级过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计算出精轧机各道次的目标厚度、辊缝、压下率、轧制力、速度控制参数,然后将计算结果发送至一级自动控制系统,在预定的时点完成对精轧机设备设定,精轧机实际轧制过程中,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实时调整厚度偏差;/n其中,在辊缝计算中增加辊缝调节量,辊缝计算公式如下:/n式1:S=H-P/K+S0+Sc新增/n其中,S:辊缝设定值;/nH:目标厚度;/nP:轧制力;/nK:轧机弹性模量;/nS0:轧机零位标定值,轧辊咬合状态下1000吨轧制力时的辊缝值;/nSc新增:辊缝调节量,考虑设备能力、现场生产实际、品质影响按照不同钢种、尺寸细分差异化设定;/n另,前馈厚度自动控制在原调节基础上新增调整增加量系数,增加测量值减去目标值得到的测量厚度偏差过程调整量,前馈厚度自动控制辊缝调整计算公式如下:/n式2:△S=[(1-α)+β新增)]*M/K*Gain*△h/n其中,△S:前馈厚度自动控制辊缝调节量;/nα:前馈厚度自动控制调整系数;/nβ新增:前馈厚度自动控制调整增加量系数,调节量根据现场生产实际、品质影响在二级过程控制系统里按照不同钢种、尺寸、道次细分差异化设定,并与轧制道次表一起发送至一级自动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厚度偏差前馈控制时的差异化控制;该调节量可以灵活的调整各种生产材料,补充前馈厚度自动控制量在电气单一控制方面的不足;当在生产过程中材料出现厚度偏差时,可以在特定的道次、厚度上差异化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厚度偏差的控制量;/nM:当前道次材料塑性系数, 入口厚度变化后轧制力变化影响系数, 轧制力变化量, 入口厚度变化量;/nK:轧机弹性模量;/nGain:前馈厚度自动控制使用比例值;/n△h:轧制方向入口厚度。/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7414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杆自锁装置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动态变周期的板形反馈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