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状低聚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6406.7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6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霍宇凝;李蕙帆;杨国详;杨玉萍;邹泉;张子平;裴文凯;李和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A01N59/00;A01P1/00;C01B21/08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可见光波段具有光催化活性的低聚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低聚氮化碳为长度1~10微米、直径为100~500nm的棒状,碳与氮的质量比为0.62。低聚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三聚氰胺与氧化硅颗粒分散于水中,置于450~520摄氏度加热炉中进行焙烧,焙烧后冷却并研磨得到固体颗粒;(2)将所述固体颗粒与氢氟酸混合搅拌,之后进行洗涤,真空干燥。本发明的棒状低聚氮化碳可见光催化剂分散度好、载流子复合率低,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可循环使用,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本发明的低聚氮化碳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用原料简单易得、价格低廉,可以有效避免污染性的副产物产生,无二次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棒状低聚 氮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在可见光波段具有光催化活性的低聚氮化碳,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氮化碳为长度为1~10微米、直径为100~500nm的棒状,碳与氮的质量比为0.6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3640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