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验证镍掺杂小半径碳纳米管对二氧化硫的吸附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0617.9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6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炜;曾鹏菀;王腾;王银珍;何琴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验证镍掺杂小半径碳纳米管对SO2的吸附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n,0)SWCNT(n=4,5,6)小半径碳纳米管为表面模型,建立仿真模型并接收输入的气体分子的分子间距,所述仿真模型采用晶格常数为a、b、和c的四方晶格超胞;在所述仿真模型中建立不同的气体分子吸附位置,模拟掺杂前和掺杂后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情况;对比不同吸附位置吸附前后的能量差,获取吸附能最低的位置对应的预设数据,并计算该吸附能最低的位置的掺杂前和掺杂后的吸附能。本发明提供的验证镍掺杂小半径碳纳米管对SO2的吸附能力的方法通过建立合理优化的仿真验证镍掺杂小半径碳纳米管后对SO2的吸附能力及气敏性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纳米管 吸附 吸附能力 镍掺杂 仿真模型 吸附位置 掺杂 气体分子 验证 表面模型 仿真验证 接收输入 晶格常数 四方晶格 预设数据 能量差 气敏性 二氧化硫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验证镍掺杂小半径碳纳米管对二氧化硫的吸附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仿真模型建立步骤:以(n,0)SWCNT(n=4,5,6)小半径碳纳米管为表面模型,建立仿真模型并接收输入的气体分子的分子间距,所述仿真模型采用晶格常数为a、b和c的四方晶格超胞;吸附模拟步骤:在所述仿真模型中建立不同的气体分子吸附位置,模拟掺杂前和掺杂后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情况;分析步骤:对比不同吸附位置吸附前后的能量差,获取吸附能最低的位置对应的预设数据,并计算该吸附能最低的位置的掺杂前和掺杂后的吸附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4061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