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个拦截器协同探测与制导一体化的拦截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1197.0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2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杨;张帅;王仕成;高钦和;邓飙;谭立龙;李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G06F17/10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戈<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个拦截器协同探测与协同制导一体化的拦截方法及系统。基于飞行器相对运动关系和双视线协同探测误差模型,建立了含有协同探测信息的拦截模型;以最小化拦截脱靶量、机动能量消耗以及有效调制视线分离角为控制和优化目标确定了系统性能约束函数,通过系统降阶,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确定了最优制导律;据此对突防器进行协同拦截,所述最优制导律能够确保多个飞行器在协同制导的过程中兼顾协同探测效果。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拦截方法及系统在提高协同探测与制导精度的同时,实现了多个拦截器在协同探测与制导两个环节的一体化设计。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制导 拦截 探测 拦截器 飞行器 视线 相对运动关系 一体化设计 能量消耗 探测误差 探测信息 系统性能 优化目标 约束函数 最优控制 一体化 分离角 最小化 调制 降阶 环节 | ||
【主权项】:
1.一种多个拦截器协同探测与制导一体化的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飞行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参数;所述飞行器包括:多个拦截器以及一个突防器;所述相对运动参数包括:拦截-突防相对距离、拦截-突防相对视线角、多个所述拦截器的拦截器加速度、所述突防器的突防加速度、所述拦截-拦截相对距离以及所述拦截-拦截相对视线角;/n根据所述拦截-突防相对距离、所述拦截-突防相对视线角、所述拦截器加速度以及所述突防加速度确定多个所述拦截器与所述突防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n获取加速度控制指令以及过载响应时间常数;所述加速度控制指令包括对于多个所述拦截器的加速度控制指令以及对于所述突防器的加速度控制指令;所述过载响应时间常数包括所述拦截器的过载响应时间常数以及所述突防器的过载响应时间常数;/n根据所述多个所述拦截器加速度控制指令以及所述过载响应时间常数确定多个所述拦截器以及所述突防器的飞行控制系统时域;/n获取导引头测量系统输出的多个所述拦截器与所述突防器含有噪声的拦截-突防噪声视线角;/n根据所述拦截-拦截相对距离、所述拦截-拦截相对视线角以及拦截-突防噪声视线角确定双视线协同探测误差模型;/n根据所述相对运动关系、飞行控制系统时域和双视线协同探测误差模型,建立含有协同探测信息的拦截模型;/n获取所述拦截器的拦截脱靶量、多个所述拦截器之间视线分离角以及机动能量消耗;/n根据所述拦截脱靶量、所述视线分离角以及所述机动能量消耗确定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的第一项控制所述拦截器的拦截脱靶量;所述目标函数的第二项控制多个所述拦截器之间视线分离角;所述目标函数的第三项控制机动能量消耗;/n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降阶处理,得到降阶后的目标函数;/n采用最优控制理论,根据所述降阶后的目标函数以及所述含有协同探测信息的拦截模型确定最优制导律;所述最优制导律控制所述拦截脱靶量低于拦截脱靶量阈值、控制所述视线分离角一直保持视线分离角阈值以及控制所述机动能量消耗低于能量消耗阈值;/n根据所述最优制导律对所述突防器进行拦截。/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3119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冲击玻璃珠及其应用
- 下一篇:低空无人机抓捕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