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立超薄整流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3621.0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9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光;施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瑞科微电子(淮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H01L23/495;H01L23/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立超薄整流器件,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金属基板、第二金属基板、4个左侧引脚、4个右侧引脚和环氧树脂塑封体,所述第一芯片、第二芯片通过胶粘层分别固定于第一金属基板、第二金属基板上表面的中央区域,所述左侧引脚、右侧引脚各自内侧端均具有肩膀部;第一右侧引脚和第三右侧引脚的右上水平部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右侧引脚和第四右侧引脚的右上水平部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右侧引脚、第三右侧引脚的右上水平部的长度大于第二右侧引脚、第四右侧引脚的右上水平部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在水平方向将相邻的引脚错开来设置,有效消除引脚之间电压干扰,也有利于安装使用时散热片与PCB直接接触,提高了散热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分立 超薄 整流 器件 | ||
【主权项】:
一种分立超薄整流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片(1)、第二芯片(15)、第一金属基板(2)、第二金属基板(16)、4个左侧引脚(3)、4个右侧引脚(4)和环氧树脂塑封体(5),所述第一芯片(1)、第二芯片(15)通过胶粘层(6)分别固定于第一金属基板(2)、第二金属基板(16)上表面的中央区域,所述左侧引脚(3)、右侧引脚(4)各自内侧端均具有肩膀部(17);所述4个左侧引脚(3)从前向后依次为第一左侧引脚(31)、第二左侧引脚(32)、第三左侧引脚(33)和第四左侧引脚(34),所述4个右侧引脚(4)从前向后依次为第一右侧引脚(41)、第二右侧引脚(42)、第三右侧引脚(43)和第四右侧引脚(44);所述第一芯片(1)与第一左侧引脚(31)、第二左侧引脚(32)之间通过左金线(7)电连接,所述第一芯片(1)与第一右侧引脚(41)、第二右侧引脚(42)之间通过右金线(8)电连接,所述第二芯片(15)与第三左侧引脚(33)、第四左侧引脚(34)之间通过左金线(7)电连接,所述第二芯片(15)与第三右侧引脚(43)、第四右侧引脚(44)之间通过右金线(8)电连接,所述第一芯片(1)、第二芯片(15)、第一金属基板(2)、第二金属基板(16)、左侧引脚(3)的内侧端和右侧引脚(4)的内侧端位于环氧树脂塑封体(5)内;所述第一左侧引脚(31)、第二左侧引脚(32)、第三左侧引脚(33)和第四左侧引脚(34)裸露出环氧树脂塑封体(5)部分均由左上水平部(9)、左折弯部(10)和左下水平部(11)首尾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第一右侧引脚(41)、第二右侧引脚(42)、第三右侧引脚(43)和第四右侧引脚(44)裸露出环氧树脂塑封体(5)部分均由右上水平部(12)、右折弯部(13)和右下水平部(14)首尾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第一左侧引脚(31)和第三左侧引脚(33)的左上水平部(9)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左侧引脚(32)和第四左侧引脚(34)的左上水平部(9)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左侧引脚(31)、第三左侧引脚(33)的左上水平部(9)的长度大于第二左侧引脚(32)、第四左侧引脚(34)的左上水平部(9)的长度;所述第一右侧引脚(41)和第三右侧引脚(43)的右上水平部(12)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右侧引脚(42)和第四右侧引脚(44)的右上水平部(12)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右侧引脚(41)、第三右侧引脚(43)的右上水平部(12)的长度大于第二右侧引脚(42)、第四右侧引脚(44)的右上水平部(12)的长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瑞科微电子(淮安)有限公司,未经泰瑞科微电子(淮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47362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结构薄型桥式整流器
- 下一篇: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