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能互补的船舶余热利用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7414.4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柳长昕;王慧斌;赵聪;李方明;潘新祥;徐敏义;吕延枫;高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1K27/02;F01K11/02;F01D15/1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船舶余热利用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槽式集热温差发电子系统、烟气余热温差发电子系统和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子系统;工质泵、导热油热端A、导热油热端B和太阳能槽式集热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高温管路循环。高温烟气通过烟气余热温差发电子系统后进入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有机朗肯循环冷端A和B及工质预热器分别作为有机工质的两级余热。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多能互补的船舶余热利用发电系统,实现对船舶多种余热的回收,且实现余热的梯级利用;同时与太阳能有机结合,互补发电。系统所发电能并入船舶微电网,降低了船舶发电柴油机的燃油消耗,减少了化石能源在船舶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实现船舶能效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能 互补 船舶 余热 利用 发电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船舶余热利用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槽式集热温差发电子系统、烟气余热温差发电子系统和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子系统;所述的太阳能槽式集热温差发电子系统包括低温淡水泵、工质泵、太阳能槽式集热器、导热油热端A、导热油热端B、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A、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B、低温淡水冷端A和低温淡水冷端B;所述的工质泵、导热油热端A、导热油热端B和太阳能槽式集热器通过管路连接,内部工作介质为导热油,导热油吸收太阳能槽式集热器收集的热量,形成高温管路循环,所述的低温淡水泵、低温淡水冷端A和低温淡水冷端B通过管路连接形成低温管路;所述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A的两端分别同导热油热端A和低温淡水冷端A接触,所述第一级温差发电单元B的两端分别同导热油热端B和低温淡水冷端B接触;所述的烟气余热温差发电子系统包括:主发电机烟气、主机烟气、有机朗肯循环工质冷端A、有机朗肯循环工质冷端B、第三级温差发电单元A、第三级温差发电单元B、烟气管路A、烟气管路B、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A、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B;所述主发电机烟气连通烟气管路A,所述主机烟气连通烟气管路B;所述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A的两端分别同低温淡水冷端A和烟气管路A接触,所述第二级温差发电单元B的两端分别同低温淡水冷端B和烟气管路B接触;所述第三级温差发电单元A的两端分别同有机朗肯循环工质冷端A和烟气管路A接触,所述第三级温差发电单元B的两端分别同有机朗肯循环工质冷端B和烟气管路B接触;所述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子系统包括工质预热器、蒸气发生器、蒸气过热器、膨胀机、蒸气冷凝器、工质储存罐和有机朗肯循环工质泵;所述有机朗肯循环工质冷端A和有机朗肯循环工质冷端B内的工质液依次经过工质预热器、蒸气发生器、蒸气过热器和膨胀机,进入蒸气冷凝器的工质输入端,所述蒸气冷凝器的工质输出端依次经过工质储存罐和有机朗肯循环工质泵,输送至所述有机朗肯循环工质冷端A,形成管路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8741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熔融盐储热的太阳能水工质塔式热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密度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