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轮椅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1424.0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1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赵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德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A61G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21513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机器人轮椅车,包括底板,底板上部设有中板,中板上部设有顶板,底板、中板与顶板三者尺寸相同,底板顶部中间与中板底部中间及中板顶部中间与顶板底部中间均通过伸缩杆连接,位于下部的伸缩杆的下端底板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上部的伸缩杆的下端与中板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下部的伸缩杆的上端与中板底部铰接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机器人轮椅,本发明经过不平整的路面与斜坡时,经过自动调节可以使顶板时刻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保证乘坐的患者身体保证平衡,提高了轮椅车的乘坐舒适性,患者不易从轮椅车上摔落,可以提高患者的乘坐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轮椅车 | ||
【主权项】:
1.一种机器人轮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上部设有中板(2),中板(2)上部设有顶板(3),底板(1)、中板(2)与顶板(3)三者尺寸相同,底板(1)顶部中间与中板(2)底部中间及中板(2)顶部中间与顶板(3)底部中间均通过伸缩杆(4)连接,位于下部的伸缩杆(4)的下端与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上部的伸缩杆(4)的下端与中板(2)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下部的伸缩杆(4)的上端与中板(2)底部铰接连接,位于上部的伸缩杆(4)的上端与顶板(3)底部铰接连接,底板(1)上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一液压伸缩杆(5),第一液压伸缩杆(5)的下端与底板(1)顶面铰接连接,第一液压伸缩杆(5)的上端与中板(2)底面铰接连接,中板(2)上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二液压伸缩杆(6),第二液压伸缩杆(6)的下端与中板(2)顶面铰接连接,第二液压伸缩杆(6)的上端与顶板(3)底面铰接连接,顶板(3)下部与中板(2)下部均固定安装平衡盒(7)与动力盒(8),位于上部的平衡盒(7)为左右方向,位于下部的平衡盒(7)为前后方向,两个平衡盒(7)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平衡盒(7)内部两端处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活塞管(9),第一活塞管(9)内均设有第一活塞柱(10),第一活塞管(9)的下端侧部开设第一通孔(11),同一个平衡盒(7)内的两根第一活塞管(9)的第一通孔(11)之间通过横管(12)固定连接,同一个平衡盒(7)内的两根第一活塞管(9)内第一活塞柱(10)下方的腔体与对应的横管(12)内充满水,第一活塞管(9)侧部靠近上端处开设长条孔(13),第一活塞管(9)侧部均设有L杆(14),L杆(14)的下端穿过对应的长条孔(13)与对应的第一活塞柱(10)侧部固定连接,其中一根L杆(14)上端处设有第一触碰开关(15),另一根L杆(14)的上端处设有第二触碰开关(16),第一触碰开关(15)与第二触碰开关(16)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平衡盒(7)内顶部,两个动力盒(8)的长度方向均为左右方向,动力盒(8)内左侧固定安装横向的第二活塞管(17),第二活塞管(17)内设有第二活塞柱(18),第二活塞柱(18)右端面中间开设螺纹孔(19),螺纹孔(19)内配合安装螺杆(20),螺杆(20)的左端与对应的第二活塞管(17)内部轴承活动连接,第二活塞管(17)右端面中间开设第二通孔(21),螺杆(20)的右端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21)后位于对应的第二活塞管(17)的外部,螺杆(20)与对应的第二通孔(21)通过密封轴承连接,动力盒(8)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横向的动力电机(22),第一触碰开关(15)及第二触碰开关(16)均与对应的动力电机(22)相连,动力电机(22)的输出轴与对应的螺杆(20)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塞管(17)内壁开设长条槽(25),第二活塞柱(18)侧部固定安装插块(26),插块(26)插入到对应的长条槽(25)内,插块(26)与对应的长条槽(25)紧密接触配合,第二活塞管(17)下部靠近两端处均开设第三通孔(23),第三通孔(23)外端均固定安装竖管(24),竖管(24)下端为封闭,中板(2)与顶板(3)之间的位于左侧的竖管(24)与位于左侧的两根第二液压伸缩杆(6)的缸体管通过第一液压油管(27)连通,中板(2)与顶板(3)之间的位于右侧的竖管(24)与位于右侧的两根第二液压伸缩杆(6)的缸体管通过第二液压油管(28)连通,底板(1)与中板(2)之间的位于左侧的竖管(24)与位于后侧的两根第一液压伸缩杆(5)的缸体管通过第三液压油管(29)连通,底板(1)与中板(2)之间的位于右侧的竖管(24)与位于前侧的两根第一液压伸缩杆(5)的缸体管通过第四液压油管(30)连通,底板(1)左端的前后两侧均安装转向轮(31),底板(1)右端的前后两侧均安装动力轮(32),顶板(1)上部靠近右端处固定安装竖向的靠板(3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德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德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9142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