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轮椅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1424.0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1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赵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德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A61G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21513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轮椅车 | ||
一种机器人轮椅车,包括底板,底板上部设有中板,中板上部设有顶板,底板、中板与顶板三者尺寸相同,底板顶部中间与中板底部中间及中板顶部中间与顶板底部中间均通过伸缩杆连接,位于下部的伸缩杆的下端底板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上部的伸缩杆的下端与中板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下部的伸缩杆的上端与中板底部铰接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机器人轮椅,本发明经过不平整的路面与斜坡时,经过自动调节可以使顶板时刻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保证乘坐的患者身体保证平衡,提高了轮椅车的乘坐舒适性,患者不易从轮椅车上摔落,可以提高患者的乘坐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器人轮椅车。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系统,减轻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智能轮椅在电动轮椅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移动、站立移动、遥控移动以及相关互联网+辅助生活。不过传统的轮椅在平整路面行走时难以保证患者身体的平衡,一些腰部以下瘫痪的患者在乘坐轮椅时容易因路面不平整而身体晃动,由于这些患者的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因此乘坐轮椅的稳定性难以得到控制,若路面倾斜角度较大,患者容易从轮椅上摔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轮椅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机器人轮椅车,包括底板,底板上部设有中板,中板上部设有顶板,底板、中板与顶板三者尺寸相同,底板顶部中间与中板底部中间及中板顶部中间与顶板底部中间均通过伸缩杆连接,位于下部的伸缩杆的下端与底板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上部的伸缩杆的下端与中板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下部的伸缩杆的上端与中板底部铰接连接,位于上部的伸缩杆的上端与顶板底部铰接连接,底板上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一液压伸缩杆,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下端与底板顶面铰接连接,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上端与中板底面铰接连接,中板上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竖向的第二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下端与中板顶面铰接连接,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上端与顶板底面铰接连接,顶板下部与中板下部均固定安装平衡盒与动力盒,位于上部的平衡盒为左右方向,位于下部的平衡盒为前后方向,两个平衡盒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平衡盒内部两端处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活塞管,第一活塞管内均设有第一活塞柱,第一活塞管的下端侧部开设第一通孔,同一个平衡盒内的两根第一活塞管的第一通孔之间通过横管固定连接,同一个平衡盒内的两根第一活塞管内第一活塞柱下方的腔体与对应的横管内充满水,第一活塞管侧部靠近上端处开设长条孔,第一活塞管侧部均设有L杆,L杆的下端穿过对应的长条孔与对应的第一活塞柱侧部固定连接,其中一根L杆上端处设有第一触碰开关,另一根L杆的上端处设有第二触碰开关,第一触碰开关与第二触碰开关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平衡盒内顶部,两个动力盒的长度方向均为左右方向,动力盒内左侧固定安装横向的第二活塞管,第二活塞管内设有第二活塞柱,第二活塞柱右端面中间开设螺纹孔,螺纹孔内配合安装螺杆,螺杆的左端与对应的第二活塞管内部轴承活动连接,第二活塞管右端面中间开设第二通孔,螺杆的右端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后位于对应的第二活塞管的外部,螺杆与对应的第二通孔通过密封轴承连接,动力盒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横向的动力电机,第一触碰开关及第二触碰开关均与对应的动力电机相连,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塞管内壁开设长条槽,第二活塞柱侧部固定安装插块,插块插入到对应的长条槽内,插块与对应的长条槽紧密接触配合,第二活塞管下部靠近两端处均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外端均固定安装竖管,竖管下端为封闭,中板与顶板之间的位于左侧的竖管与位于左侧的两根第二液压伸缩杆的缸体管通过第一液压油管连通,中板与顶板之间的位于右侧的竖管与位于右侧的两根第二液压伸缩杆的缸体管通过第二液压油管连通,底板与中板之间的位于左侧的竖管与位于后侧的两根第一液压伸缩杆的缸体管通过第三液压油管连通,底板与中板之间的位于右侧的竖管与位于前侧的两根第一液压伸缩杆的缸体管通过第四液压油管连通,底板左端的前后两侧均安装转向轮,底板右端的前后两侧均安装动力轮,顶板上部靠近右端处固定安装竖向的靠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德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德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