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调控电致化学发光光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0890.9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0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婉婉;马诚;朱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1/64;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子调控电致化学发光光谱的方法,它是由ECL发光供体和荧光探针受体两个部分构成,通过两者之间的能量转移,实现对ECL光谱的调控,并且通过加入一种物质破坏荧光探针受体,可以实现光谱移动的可逆变化,用于提供电致化学发光的发光团和具有荧光性能的检测探针是均匀分散在电解液中。本发明可对三联吡啶钌的ECL光谱进行调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调控 化学 发光 光谱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分子调控电致化学发光光谱的方法,其特征是:它是由ECL发光供体和荧光探针受体两个部分构成,通过两者之间的能量转移,实现对ECL光谱的调控,并且通过加入一种物质破坏荧光探针受体,可以实现光谱移动的可逆变化,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一块ITO玻璃,放入42.5mm×12.5mm×12.5mm的透明电极池中,用鳄鱼夹将ITO与电解池的一个侧面贴合住,并将ITO导电面朝向光电倍增管;步骤2.向电解池中加入1.5mL含有100μM三联吡啶钌、40mM三丙胺和100mM磷酸盐缓冲液(pH=7.4)的电解液,将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和铂丝对电极也一同插入电解液中,将电化学工作站的三根引线分别夹到对应的电极上;步骤3.同时触发电化学工作站与光谱仪,调用电化学工作站的恒电位方法,设定恒电压为1.4V,灵敏度为10‑4A,光谱仪的出射狭缝为20nm,扫描速度为1200nm/分钟,扫描范围为400nm‑800nm,光电倍增管高压设为700V;步骤4.按照步骤3的方法,让光谱仪连续采集30张ECL光谱数据,取第30张作为最终的ECL光谱;步骤5.向1.5mL含有100μM三联吡啶钌、40mM三丙胺和100mM磷酸盐缓冲液(pH=7.4)的电解液中不断加入探针CouMC,按照步骤4的方法,得到不同浓度CouMC电解液所对应的ECL光谱;步骤6.向1.5mL含有100μM三联吡啶钌,50μM CouMC,40mM三丙胺,100mM磷酸盐缓冲液(pH=7.4)的电解液中不断加入硫化氢,按照步骤4的方法,得到不同浓度硫化氢电解液所对应的ECL光谱,ECL光谱随着硫化氢的增加而不断蓝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408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