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麦克风面阵的鸣笛检测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6530.1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黄际彦;王义圆;张曦文;周贻能;母国才;曹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5/22 | 分类号: | G01S5/22;G08G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算法涉及一种基于麦克风面阵的鸣笛检测定位方法,可以有效、快速地对违章鸣笛声进行方位角定位。本发明首先基于麦克风面阵接收鸣笛信号,然后通过硬件系统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本发明算法主要针对硬件采样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下硬件可能不支持高采样率,算法中增加了重采样部分,可用来提高采样率以减小定位误差。算法中首先估计出每个麦克风阵元与参考点之间的到达时间差,对每个阵元接收信号进行相应的时移,然后对时间对齐后的信号进行加权,将结果加在一起形成一个输出。接着对波束形成后的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遍历声源可能的位置来引导傅里叶变换后的波束,找出输出最大的点,从而计算出鸣笛声来波的方位角。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麦克风 鸣笛 检测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麦克风面阵的鸣笛检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若硬件采样系统不支持高采样率,首先对采样的阵列接收信号进行重采样;b.波束形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b1.以坐标原点作为参考点,根据每个麦克风面阵阵元与参考点之间的到达时间差,对每个阵元接收信号进行相应的时移;b2.对时间对齐后的信号进行加权,并将结果加在一起形成一个输出;c.傅里叶变换:对步骤b中波束形成后的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d.定位估计:通过搜索声源可能的位置来引导步骤c得到的傅里叶变换后的波束,输出最大的点就是声源所在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8653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机器人运动的空间导航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船用雷达中心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