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诊断标志物评价微量外源化学物早期毒性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0763.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9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利文;刘可春;何秋霞;韩建;刘发生;李晓彬;张轩铭;张姗姗;张云;夏青;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88;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书芝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诊断标志物评价微量外源化学物早期毒性的方法及其应用。一种利用诊断标志物评价微量外源化学物早期毒性的方法,检测诊断标志物包括:L‑缬氨酸、N‑乙酰‑L‑天门冬氨酸、溶血卵磷脂、肌酐、2‑磷酸甘油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在研究外源化学物的过程中,发现外源化学物能够破坏斑马鱼体内的氨基酸平衡,影响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这种在发育阶段的扰动与其毒性机制相关联,发明人发现,将斑马鱼模型和代谢组学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大大提高毒性预测方法的灵敏度。因此,可应用上述斑马鱼代谢物指标的消长变化对外源性化学物早期毒性进行判别。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诊断 标志 评价 微量 化学 早期 毒性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诊断标志物评价微量外源化学物早期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诊断标志物包括:L‑缬氨酸、N‑乙酰‑L‑天门冬氨酸、溶血卵磷脂、肌酐、2‑磷酸甘油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3076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