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花子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2765.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尹梅;陈华;陈检锋;王志远;付利波;苏帆;洪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 | 代理人: | 苏芸芸 |
地址: | 650205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花子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方法,该方法通过播种蓝花子、翻压蓝花子、马铃薯栽种、马铃薯施肥、马铃薯收获的步骤;该方法在马铃薯种植中可减少化学钾肥施用量50%以上,即替代50%及以上的化学钾肥,在试验中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钾肥效益,显著提高马铃薯种植土壤的有机质,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蓝花子资源,有利于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易操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子 马铃薯 种植 中的 应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蓝花子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蓝花子播种:头年8~9月间,前茬马铃薯收获后,翻土晒垄,整地,均匀撒播蓝花子种子,蓝花子种子每亩用量为1~1.2公斤,不用施肥,待其自然生长;(2)蓝花子翻压:次年1月间,蓝花子下部角果已生长至初果期,此时,刈割蓝花子植株,切段撒于地面,待其萎蔫翻犁入土,深度为10~20 cm;(3)马铃薯栽种:次年3~4月间,深耕细耙整地;耕翻深度在30 cm以上,耕耙两次,整碎土垡,平整地块中已翻压的篮花子;平整土地后,采用高垄双行垄作;(4)马铃薯施肥:化肥N、P2O5、K2O施用量每亩分别为10~14 kg、6~8 kg、6~12 kg,化学肥料为基肥,或基肥和追肥,施肥方式为穴施,深度10cm,施用时不能接触种薯;(5)马铃薯收获:次年8~9月间,马铃薯成熟后收获;收获后循环操作上述步骤,周而复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2276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