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滇橄榄多酚的高浓缩发酵方法及其活性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5635.7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郭佳琛;陈韦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嘉联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22 | 分类号: | C12P7/22;C12N1/14;C12N1/20;A61K36/47;A61P37/04;A23L33/105;C12R1/89;C12R1/645;C12R1/01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滇橄榄多酚的高浓缩发酵方法及其活性制品,能够充分利用滇橄榄资源,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纯度高且易于推广的滇橄榄多酚活性物质制备方法,并提供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活性制品。 | ||
搜索关键词: | 橄榄 浓缩 发酵 方法 及其 活性 制品 | ||
【主权项】:
一种滇橄榄多酚的高浓缩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滇橄榄的新鲜果实为原料,用水清洗干净,放入含0.1%柠檬酸的沸水中热烫4min,冷却,破碎去核,加1∶1的水打浆,果浆经真空干燥,粉碎过40目筛得滇橄榄果肉粉;(2)将步骤(1)制得滇橄榄果肉粉按料液比1:4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22℃的条件下,液体发酵培养3‑6天,然后加入裂壶藻发酵蛋白产物以及植物内生菌,使裂壶藻发酵蛋白产物的浓度为0.15‑0.85mg/mL,植物内生菌的浓度为1.9×106CFU/ml‑4.6×107CFU/ml然后继续培养1‑4天,分离,得到滇橄榄果肉粉发酵液;(3)从步骤(2)制得的发酵液中提取滇橄榄多酚;所述步骤(2)中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每升组分如下:3g乳糖、2g糖蜜、2g豆粕粉、1.5g蛋白胨,0.1gMgSO4、0.03gCaCl2、0.1gKH2PO4、0.1gK2HPO4;所述裂壶藻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为:取经过清洗的裂壶藻原料,设定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10(m/V)、纤维素酶CellulaseACCF‑4740添加量2%、温度55℃、pH4.5、反应时间1.3h,进行酶解,纤维素酶水解结束后,沸水浴灭酶15min,9000r/min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裂壶藻纤维素酶水解液;裂壶藻酶解液灭酶活后,调节pH值至6.2‑6.6,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然后接种体积分数1%的MRS培养基活化的戊糖片球菌液到裂壶藻酶解液,37℃恒温培养箱静置,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9000r/min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裂壶藻发酵产物;所述植物内生菌的提取方法为:采用组织块法,取新鲜反枝苋的根、茎、叶分别洗净至没有明显的杂质,,表面消毒处理后,接种至PDA(分离内生真菌)和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内生放线菌)上培养7‑10d,然后分离单菌落;从活化斜面中挑取菌丝块接种于装有100mL发酵培养基的锥形瓶中,置28℃,200r/min摇床振荡培养7d;发酵培养物除去菌体,滤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55℃减压浓缩蒸干,即为菌液粗提物;离心和过滤得到的菌体,用适量95%乙醇冷凝回流3次,合并乙醇相,减压浓缩蒸干,即为菌体粗提物;置4℃冰箱保存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嘉联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嘉联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5563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易倾倒的药品试剂瓶
- 下一篇:一种检验医学用的搅拌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