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滇橄榄多酚的高浓缩发酵方法及其活性制品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55635.7 申请日: 2017-05-19
公开(公告)号: CN107177638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9
发明(设计)人: 郭佳琛;陈韦廷 申请(专利权)人: 惠州嘉联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7/22 分类号: C12P7/22;C12N1/14;C12N1/20;A61K36/47;A61P37/04;A23L33/105;C12R1/89;C12R1/645;C12R1/01
代理公司: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代理人: 鲁慧波
地址: 51600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橄榄 浓缩 发酵 方法 及其 活性 制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橄榄多酚的高浓缩发酵方法及其活性制品。

背景技术

滇橄榄又名余甘子,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的果实,别名油柑子,橄榄子(四川),滇橄榄(云南),青果等。《唐本草》称之为庵摩勒,余甘,《南方草木状》谓“树叶细,似合昏,花黄,食似李,青黄色,核圆作六七棱,食之先苦后甜”,《本草纲目》称之为庵摩落迦果,载有“其味初食苦涩,良久更甘,故曰余甘”。

余甘子为一种常用藏药,与诃子,毛诃子三者在藏药中常被称为“三大果”使用频率很高,在《藏药标准》所载的290种藏药成药中,含余甘子的有72种,占总数的25%,卫生部药品标准1995年版藏药标准所载200种成药中,有59种含余甘子,占29%,余甘子被载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

余甘子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缺乏症。在藏药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等。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果实(余甘子):甘、微涩,凉。清热利咽,润肺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痛,咳嗽,口千烦渴,耳痛,维生素丙缺乏症。根(油柑根):辛,寒。有毒。消食,利水,化痰,杀虫。用于高血压症,胃痛,泄泻,瘰疬。叶(油柑叶):辛、平。祛湿利尿。用于水肿,皮肤湿疹。树皮(油柑木皮):甘、酸,寒。杀菌祛腐,止血。用于口疮,疗疮,痔疮,阴囊湿疹,外伤出血。树枝的虫瘿(油柑虫节):用于胃痛,疝气,遗精,小儿疳积,牙痛。

但是目前对滇橄榄的食用方式还只停留于直接食用或榨汁以果汁的方式饮用,食用方式比较单调,滇橄榄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高,在滇橄榄加工领域内,大多都是滇橄榄果汁和饮料,基本上都是利用新鲜滇橄榄榨汁后调制而成,从而导致滇橄榄渣大量浪费,利用效率不高。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滇橄榄的高浓缩发酵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滇橄榄多酚的高浓缩发酵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滇橄榄资源,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纯度高且易于推广的滇橄榄多酚活性物质制备方法,并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的滇橄榄多酚制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滇橄榄多酚的高浓缩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滇橄榄的新鲜果实为原料,用水清洗干净,放入含0.1%柠檬酸的沸水中热烫4min,冷却,破碎去核,加1∶1的水打浆,果浆经真空干燥,粉碎过40目筛得滇橄榄果肉粉;

(2)将步骤(1)制得滇橄榄果肉粉按料液比1:4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22℃的条件下,液体发酵培养3-6天,然后加入裂壶藻发酵蛋白产物以及植物内生菌,使裂壶藻发酵蛋白产物的浓度为0.15-0.85mg/mL,植物内生菌的浓度为1.9×106CFU/ml-4.6×107CFU/ml然后继续培养1-4天,分离,得到滇橄榄果肉粉发酵液;

(3)从步骤(2)制得的发酵液中提取滇橄榄多酚;

所述步骤(2)中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每升组分如下:

3g乳糖、2g糖蜜、2g豆粕粉、1.5g蛋白胨,0.1gMgSO4、0.03gCaCl2、0.1gKH2PO4、0.1gK2HPO4;

所述裂壶藻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为:

取经过清洗的裂壶藻原料,设定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10(m/V)、纤维素酶CellulaseACCF-4740添加量2%、温度55℃、pH4.5、反应时间1.3h,进行酶解,纤维素酶水解结束后,沸水浴灭酶15min,9000r/min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裂壶藻纤维素酶水解液;裂壶藻酶解液灭酶活后,调节pH值至6.2-6.6,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然后接种体积分数1%的MRS培养基活化的戊糖片球菌液到裂壶藻酶解液,37℃恒温培养箱静置,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9000r/min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裂壶藻发酵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嘉联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嘉联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5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