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况特性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6493.4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4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芳;郭阳东;邵东骁;赵万忠;张文浩;陈明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3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工况特性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基于电池包温度传感器测量值对电池单体内部温度进行估计,并以此估计值作为动力电池包热管理逻辑控制参数。以温度测量值、SOC估计值、环境温度和动力电池实时输出工况特性等作为估算模型输入,基于动力电池温升模型预测动力电池的内部温度,提前开启散热指令及散热风扇功率选择,能更合理地解决当前动力电池散热策略控制单一、迟滞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况 特性 动力电池 管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工况特性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电池外部温度Tsurf和环境温度Tamb;2)设q为电池生热速率,Cp为电池等效热容,建立动力电池的等效电热阻模型微分方程为3)利用电池管理系统获得SOC值域,根据当前动力电池的工作电流判断汽车当前的典型工况类型,根据SOC值域和工况类型得到典型工况下热稳态时刻的生热速率q∞,得到电池表面与环境之间的等效热阻从而得到电池内部与表面的等效热阻4)根据电池内部温度的预测模型方程得到电池内部温度Tin;5)根据步骤1)至步骤4)搭建电池内部温度估计模型,该模型的输入量为动力电池的工作电流、SOC值域、电池外部温度和环境温度,输出量为电池的内部温度;6)循环步骤1)至步骤5),热管理处理器根据步骤5)输出的电池的内部温度对动力电池进行温度管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649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