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5557.9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6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燕;高凯;王干;柳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2 | 分类号: | A61L27/12;A61L27/10;A61L27/56;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陆薇薇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结构导向剂、扩孔剂溶解后,加入钙源、硅源和磷源,调节pH值为9‑11,并在90‑110℃下放置56‑80小时后,在550‑600℃烘烧6‑10小时,得到生物活性玻璃,将生物活性玻璃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14‑20小时,在80‑150℃烘烧20‑30小时,氯仿洗涤后烘干,得到氨基修饰的生物活性玻璃。该氨基修饰的生物活性玻璃与细胞因子在37℃二氧化碳培养箱孵育4‑6小时,以促进吸附,得到骨修复材料。该材料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成骨方向分化及矿化过程,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及促进骨生成作用,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作为修复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结构导向剂的酸性溶液与扩孔剂溶液混合后加入由硅源、钙源和磷源混合而成的原料混合物中,在40~50℃下搅拌至形成具有玻璃网络结构的混合物后,调整所述混合物的pH值至碱性后在90~110℃下静置沉淀,洗涤所得沉淀物至其pH为7‑7.4后,在550‑600℃下烘烧所得沉淀物6‑10小时得到生物活性玻璃;(2)将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14‑20小时后,在80‑150℃下烘烧20‑30小时,氯仿洗涤后烘干,得到氨基修饰的生物活性玻璃;(3)向所述氨基修饰的生物活性玻璃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3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后孵育4‑6小时,除去上清,在37‑50℃下烘烤12‑20小时后,得到所述骨修复材料;所述结构导向剂为PEO20‑PPO70‑PEO20;所述硅源、所述钙源和所述磷源按物质的量比为2.2‑3.7:0.8‑1.4:1混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555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