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粗醇酮物料脱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58501.3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09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辉;周袁煜;孙洁华;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7/26 | 分类号: | C07C27/26;C07C27/34;C07C29/76;C07C29/86;C07C35/08;C07C45/78;C07C45/80;C07C49/403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粗醇酮物料脱盐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混合槽、旋流分离器和盐萃塔;将该装置用于粗醇酮物料脱盐,能有效降低醇酮物料中钠离子含量至10mg/kg以下;同时,相对现有的单独采用盐萃塔处理粗醇酮物料的工艺,节约工艺水0.5~1.5m3/h,减少装置内工艺水的滞留量;此外,进入盐萃塔物料中的钠盐量减少,避免了钠盐对后续工序的影响,减轻废碱蒸发工序的处理负荷,延长装置的运行周期,装置的开车周期可提高到12个月以上,节约物耗和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醇酮 物料 脱盐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粗醇酮物料脱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串联的混合槽(1)、旋流分离器(3)和盐萃塔(10);所述的旋流分离器(3)包括中心旋流管(32)、顶部的油相出口腔(31)、上部的进料腔(33)和下部的水相出口腔(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65850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