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重汽车制动系统智能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63387.4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01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伟;王海龙;张亚东;程晨升;王永强;潘沛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5/00 | 分类号: | B60T5/0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重汽车制动系统智能降温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制动器刹车底板上的喷水装置、设置于汽车制动器摩擦衬片内侧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驾驶室内部的控制面板和设置于汽车内部的水箱,其中水箱的内部设有水泵和液位传感器,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水箱出水口相连,水箱出水口通过分流器和管道分别与喷水装置相连,控制面板上设有温度报警指示灯和水位报警指示灯,控制面板的内部设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水位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水泵控制电路、电源电路、报警电路和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且成本较为低廉,实现了载重汽车制动系统的智能降温,避免了由于刹车失灵引发的诸多事故。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汽车 制动 系统 智能 降温 装置 | ||
【主权项】:
载重汽车制动系统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汽车制动器刹车底板上的喷水装置、设置于汽车制动器摩擦衬片内侧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驾驶室内部的控制面板和设置于汽车内部的水箱,其中水箱的内部设有水泵和液位传感器,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水箱出水口相连,水箱出水口通过分流器和管道分别与喷水装置相连,控制面板上设有温度报警指示灯和水位报警指示灯,控制面板的内部设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水位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水泵控制电路、电源电路、报警电路和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所述的水位检测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和水位传感电路,振荡电路中U6B为电压比较器LM393AH,R8、R9、R10、R11均为47K电阻,C8为22pF无极性电容,电压比较器U6B的引脚4接地,电压比较器U6B的引脚8接VCC,电压比较器U6B的引脚6通过一个22pF的无极性电容C8接地,电压比较器U6B的引脚5通过一个47K的电阻R9接VCC,电压比较器U6B的引脚7通过一个网络标号SING与水位传感电路相连,电阻R10的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压比较器U6B引脚5相连,电阻R11的一端接电压比较器U6B的引脚5,电阻R1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8接到电压比较器U6B的引脚6,电阻R9和R10对VCC进行分压,R11为正反馈电阻,共同作为电压比较器U6B引脚5的基准电压V+,电阻R8和无极性电容C8组成的积分电路作为电压比较器U6B引脚6的基准电压V‑,基准电压电路中4.7K的电阻R4一端接VCC,4.7K的电阻R4的另一端通过2.2K的电阻R6接地,10uF电解电容C6与电阻R6并联,在电阻R4和R6之间引出一条线用网络标号VREF与水位传感电路相连,由电阻R4与R6串联分压得到基准电压,电解电容C6起到进一步稳定基准电压的作用,电阻分压计算公式为VREF=5*R6/(R4+R6),水位传感电路中U6A为电压比较器LM393AH,R2为阻值为1M电阻,R3为阻值为1K电阻,C1、C2、C3均为0.1nF无极性电容,D1、D2为二极管,P1为水位控制开关,电压比较器U6A的引脚4接地,电压比较器U6A的引脚8接VCC,电压比较器U6A的引脚1通过网络标号INT0与单片机P3.2端口相接,电压比较器U6A的引脚3通过电阻R3与网络标号VREF相接,电压比较器U6A的引脚2通过电阻R2、电容C1、C2和二极管D1、D2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与P1的2端口相接,P1的1端口通过一个无极性电容C3与网络标号SING相接;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中温度传感器型号为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VCC端均接+5V直流电压,温度传感器的GND端均接地,温度传感器的DQ端并接在一起后通过网络标号DATA接到单片机的P3.7端口实现多点测温,在温度传感器的DQ端与网络标号DATA端之间接10K的上拉电阻R5,保证温度传感器的DQ端闲置时状态为高电平;所述的水泵控制电路中水泵采用直流+12V微型水泵,P2为水泵的电压输入端,R1为10K电阻,Q1为NPN型三极管,K1为继电器,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10K的电阻R1接+5V直流电压VCC,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网络标号P2.0接到单片机的P2.0端口,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继电器K1的引脚4,继电器K1的引脚3接+12V直流电压,继电器K1的引脚5接GND,P2的1端口接继电器K1的引脚1;所述的电源电路用于将汽车上蓄电池提供的+12V直流电压转化成+5V直流电压,其中U7为LM2596降压芯片,C9为680uF电解电容,C10为220uF电解电容,L1为33uH电感,D3为肖特基二极管,降压芯片LM2596的1端口接+12V直流输入电压,在+12V直流输入电压和降压芯片的1端口之间通过一个680uF的电解电容C9接地进行稳压,降压芯片的3端口和5端口分别接地,降压芯片端口通过肖特基二极管D3接地,电感L1的一端接降压芯片的2端口,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解电容C10接地,在电感L1和电解电容C10之间引一条线通过降压芯片的4端口反馈回降压芯片,同时在电感L1和电解电容C10之间输出的是+5V电压VCC;所述的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报警发声电路和发光二极管发光闪烁的电路,蜂鸣器报警发声电路中Q2为NPN型三极管,U1为蜂鸣器,R12、R13均为0.1K电阻,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VCC,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2和网络标号buzzer与单片机P1.0端口相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蜂鸣器U1的正极,蜂鸣器U1的负极通过电阻R13接地,发光二极管发光闪烁的电路中D4、D5为发光二极管,R14、R15为阻值为1K电阻,电阻R14的一端通过网络标号LED1与单片机P1.1端口相接,电阻R14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D4接地,电阻R15的一端通过网络标号LED2与单片机P1.2端口相接,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D5接地;所述的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单片机型号为AT89C52,晶振电路由两个33pF的无极性电容C4、C7和一个11.0592MHz的晶振Y1连接而成,晶振Y1的1端口和单片机的XTAL1端口相接,晶振Y1的2端口和单片机的XTAL2端口相接,无极性电容C7的一端和晶振Y1的1端口相接,无极性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无极性电容C4的一端和晶振Y1的2端口相接,无极性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复位电路由一个10uF的电解电容C5和一个10K的电阻R7组成,电解电容C5的一端接+5V电压VCC,电解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接地,电解电容C5和电阻R7之间的引线接单片机RST端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6338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刹车液压辅助装置及分油阀
- 下一篇:货运车智能安全行车记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