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产品、检测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1329.7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卓颖;梁文斌;余燕清;柴雅琴;袁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27/327;G01N27/38;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dTe@MOFs/CdTeQDs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产品、检测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采用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来固载量子点,通过利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特殊结构固定量子点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内部及表面进而用此复合材料来固载第二抗体,并在纳米金功能化的二氧化钛复合物的辅助下固载第一抗体,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量子点/抗体共耦复合物及抗原形成双抗夹心免疫反应模式,实现了目标物识别及检测过程,极大程度地增强了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根据对不同浓度的待测物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生化标志物的有效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发光 免疫 传感器 制备 产品 检测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CdTe@MOFs/CdTe QDs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依次用0.3、0.05 μm的氧化铝粉末对直径为4 mm的玻碳电极进行抛光,先用超纯水清洗干净,再分别在超纯水、乙醇、超纯水中超声洗涤,晾干备用;2)在电极表面滴加5 μL,质量分数为20% ~ 25%的Au@TiO2纳米复合物,室温下晾干得修饰电极;3)在修饰电极表面滴加15 μL,质量分数为2% ~ 5%的抗体,4 ℃静置孵育,用超纯水漂洗,得到免疫电极;4)在免疫电极表面滴加质量分数为0.25%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非特异性活性位点,在37 ℃条件下孵育30 ~ 40分钟,取出,水洗,于室温下放置晾干于4 ℃保存;5)将特异性抗原蛋白滴加在电极上用于捕捉抗体,于37 ℃反应40 ~ 60分钟,反应完成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冲洗去掉未结合的蛋白样品;6)将CdTe@MOFs/CdTe QDs复合物标记的抗体共耦合物滴在电极上与抗原特异性识别,37 ℃下反应80 ~ 100分钟,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洗涤3次以除去非特异性吸咐的共耦合物,于4 ℃保存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3132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