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卸船机上部提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4471.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29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生;车路;郭胜伟;卢守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所述的连续卸船机上部提升装置,涉及一种卸船设备上的料斗提升装置。连续卸船机上部提升装置包括:顶部结构、司机室、旋转机构、提升机构、筒罩结构、支撑结构及继电滑环;司机室通过支撑梁装于顶部结构的前部;旋转机构装于顶部结构的上部;筒罩结构装于旋转机构的上部;提升机构装于筒罩结构上,通过轴与驱动装置和提升料斗结构相连接;支撑结构与顶部结构和筒罩结构相连接;继电滑环装于支撑结构上部。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紧凑、加工方便、安装简便、实用性强、密封性好、防尘环保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连续卸船机上部提升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卸船机 上部 提升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连续卸船机上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卸船机上部提升装置包括:顶部结构(1)、司机室(2)、旋转机构、提升机构、筒罩结构、支撑结构及继电滑环(a);司机室(2)通过支撑梁(2a)装于顶部结构(1)的前部;旋转机构装于顶部结构(1)的上部;筒罩结构装于旋转机构的上部;提升机构装于筒罩结构上,通过轴与驱动装置和提升料斗结构相连接;支撑结构与顶部结构(1)和筒罩结构相连接;继电滑环(a)装于支撑结构上部;所述的顶部结构为类似“L”型结构形式,由钢板焊接而成,在“L”型结构上表面,组焊一个环形结构(1a),并在环形结构(1a)上设置一定数量的螺栓孔,用原装旋转结构;所述的司机室(2)为吊挂式安装形式,通过卡槽(2b)及螺栓将司机室(2)安装在支撑梁(2a)上,支撑梁(2a)与顶部结构(1)用螺栓把合在一起;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BE回转外齿式三排圆柱滚子轴承(3)、BE回转驱动单元(4)、盘式给料装置支撑梁(5)、盘式给料装置(6)、盘式给料驱动装置(7);BE回转外齿式三排圆柱滚子轴承(3)内圈下部通过螺栓与顶部结构(1)的环形结构(1a)相连接;BE回转驱动单元(4)固定安装在顶部结构(1)上,BE回转驱动单元(4)输出端的齿轮与BE回转外齿式三排圆柱滚子轴承(3)的外齿啮合传动,驱动BE回转外齿式三排圆柱滚子轴承(3)的外圈旋转;盘式给料装置(6)通过盘式给料装置支撑梁(5)装于顶部结构(1)上;盘式给料驱动装置(7)安装于盘式给料装置支撑梁(5)上,驱动整个盘式给料装置的旋转;所述的筒罩结构包括:上部筒体D(8)、上部筒体E(9)及上部筒体罩(10);上部筒体E(9)的下部与上部筒体D(8)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上部筒体罩(10)下部与上部筒体E(9)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上部筒体D(8)的底部与BE回转外齿式三排圆柱滚子轴承(3)外圈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提升机构包括:提升链轮装置(11)与张紧链轮装置(12);提升链轮装置(11)包括轮齿(11a)与轮毂(11b)组成,轮齿(11a)通过螺栓把合在轮毂(11b)上,轮毂(11b)通过轴与驱动装置和提升料斗结构相连接;张紧链轮装置(12)为一整体轮毂,不带轮齿,通过轴装于筒罩结构上;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回转立柱(13)、继电滑环安装支架(14);回转立柱(13)的底端与上部筒体罩(10)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继电滑环安装支架(14)为一倒立“L”型结构梁,两端部分别与顶部结构(1)和回转立柱(13)相连接,与回转立柱(13)共同支撑继电滑环(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0447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负压双功能卸船机
- 下一篇:一种晾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