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中空工件内表面Ni-SiC复合镀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0899.1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7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发勤;周颖;吴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C25D7/04;C25D5/18;C25D3/12;C25D5/34;C25D5/50;C25D5/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制备中空工件内表面Ni‑SiC复合镀层的方法,采用循环电镀液共沉积技术,实现了电镀液只接触中空工件内表面,只在中空工件内表面沉积复合镀层,而不影响中空工件外表面状态。在SiC浓度为20g/L的复合电镀液中制备的复合镀层中SiC含量高达18.8%vol,SiC的利用率有效提高。Ni‑SiC复合镀层的沉积速率高达83μm/30min。与纯镍镀层相比,Ni‑SiC复合镀层表明粗糙度低,均匀致密,表现出高硬度高耐磨性耐蚀性的特点,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浸泡式电镀系统中复合电镀液浓差极化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镀层 中空工件 内表面 制备 复合电镀液 内表面沉积 外表面状态 循环电镀液 纯镍镀层 电镀系统 高耐磨性 均匀致密 浓差极化 有效解决 粗糙度 电镀液 高硬度 共沉积 浸泡式 耐蚀性 沉积 表现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中空工件内表面Ni‑SiC复合镀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是:步骤1:配制复合电镀液;配制复合电镀液是将去离子水与复合电镀液原液配制而成;配制所需量的复合电镀液时,按比例将去离子水与复合电镀液原液混合,并进行空气搅拌;空气搅拌持续时间为12~24h;采用pH酸性调整剂和pH碱性调整剂相结合使混合液的pH值为4.0±0.1;得到复合电镀液;步骤2:准备中空工件;步骤3:加热并搅拌复合电镀液;步骤4:处理电极;用400#水砂纸打磨阴极导电环的内表面和阳极导电棒的表面;步骤5:脱脂;先用丙酮清洗中空工件表面的防锈油,再进行热碱液脱脂;步骤6:侵蚀;将脱脂后的中空工件置于盐酸溶液中,通过侵蚀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和锈蚀物;步骤7:活化;将中空工件置于硫酸浓度为5%的H2SO4活化溶液中进行活化,以进一步除去中空工件表面的氧化膜,使中空工件表面的新鲜基体充分暴露出来;中空工件完成活化处理后即进行施镀;活化的工艺参数为:活化温度≤25℃,活化时间为2min,去离子水冲洗2min;步骤8:安装中空工件;将阴极导电环套在中空工件上,并将套有阴极导电环的中空工件放置在上夹具与下夹具之间,调整上夹具、中空工件和下夹具使三者的中心线重合;紧固丝杠上的螺母,使中空工件与上夹具和下夹具间的接触面密封;打开电镀整流电源使中空工件与电源负极连通,对中空工件进行阴极保护;步骤9:在中空工件内表面制备打底层;通过冲击镀镍在中空工件内表面制备打底层;在冲击镀镍前,先关闭压缩空气泵停止搅拌复合电镀液,使复合电镀液静置20min,SiC微粒自由沉降,上层复合电镀液中SiC微粒含量低;开始冲击镀镍时,将与上出水口相连的手动阀调至最大,将与下出水口相连的手动阀调至最小;调节电磁流量计,使冲击镀镍时进入电镀腔的复合电镀液的体积流量为Ni‑SiC复合电镀时复合电镀液的体积流量的1.5倍;所述冲击镀镍的时间为5min,所述Ni‑SiC复合电镀时复合电镀液的体积流量为1.665~4.587m3/h;调节冲击镀镍时的电流为Ni‑SiC复合电镀时电流的1.5倍;所述Ni‑SiC复合电镀时的电流至该中空工件内表面的电流密度为8~12.5A/dm2;冲击镀镍的温度为50~70℃,复合电镀液的pH值为3.9~4.1;步骤10:Ni‑SiC复合电镀;完成冲击镀镍后即将与下出水口相连的手动阀调至最大,打开压缩空气泵;调节电磁流量计,使进入电镀腔的复合电镀液的体积流量为1.665~4.587m3/h;调节电流,使中空工件内表面的电流密度为8~12.5A/dm2;Ni‑SiC复合电镀的温度为50~70℃;pH值为3.9~4.1;施镀时间为25min;在冲击镀镍与Ni‑SiC复合电镀的总过程中,所述复合电镀液的沉积速率为50~83μm/30min;步骤11:拆卸中空工件;步骤12:后处理;完成复合电镀的中空工件,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去除工件表面残留的复合电镀液,在超声波下震荡清洗15min,烘干;将烘干的中空工件放入已加热至150~200℃的加热炉中并保温1.5~2.5h;保温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内表面有复合镀层的中空工件;镀后的热处理有利于除氢并消除镀层内应力,提高镀层结合强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7089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