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背板电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4886.2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9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军;丁立;冯林润;陈苏杰;唐伟;赵家庆;黄钰坤;李乔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1/77 | 分类号: | H01L21/77;H01L27/12;H01L51/05;H01L5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背板电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阵列背板电路由驱动信号总线、数据信号总线、接地总线和若干单元电路组成,每一单元电路的结构包括:绝缘衬底、栅电极、共用电极、栅极绝缘层、源电极、漏电极、电极修饰材料、有机半导体层、层间绝缘膜、下层像素电极、显示材料和上层像素电极;所述的制备方法通过全溶液法实现所述阵列背板电路的器件的全部制作过程,按照加法工艺流程采用喷墨打印方法依次打印该阵列背板电路的各功能层,同时实现薄膜的图形化和过孔结构。本发明具有工艺简便、材料节省、滴定精确、易于大面积集成等优点,大大降低了设备和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背板 电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阵列背板电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全溶液法实现所述阵列背板电路的器件的全部制作过程,按照加法工艺流程采用喷墨打印方法依次打印该阵列背板电路的各功能层,同时实现薄膜的图形化和过孔结构;所述阵列背板电路由驱动信号总线、数据信号总线、接地总线和若干单元电路组成,每一单元电路的结构包括:绝缘衬底、栅电极、共用电极、栅极绝缘层、源电极、漏电极、电极修饰材料、有机半导体层、层间绝缘膜、下层像素电极、显示材料和上层像素电极;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绝缘衬底上制备栅电极——使用导电材料墨水结合喷墨打印方法在所述绝缘衬底的上面打印出各单元电路的栅电极,并打印金属线将同一行的栅电极连接起来;2)在绝缘衬底上制备共用电极——使用导电材料墨水结合喷墨打印方法在所述绝缘衬底的上面打印出各单元电路的共用电极,并打印金属线将同一行的共用电极连接起来;3)在绝缘衬底、栅电极和共用电极上制备栅极绝缘层——使用有机聚合物溶液配合喷墨打印方法在所述栅电极、绝缘衬底和共用电极的上面精确滴定出图形化的栅极绝缘层,同时保留出所述共用电极的一段以实现过孔结构,便于该共用电极与后续制备步骤中的上层像素电极相连;4)在栅极绝缘层上制备源电极和漏电极——使用导电材料墨水结合喷墨打印方法在所述栅极绝缘层的上面打印出各单元电路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并打印金属线将同一列的源电极连接起来;5)在源电极和漏电极上修饰电极修饰材料——将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浸涂在化学单分子自组装薄膜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或者使用喷墨打印方法将化学单分子自组装薄膜的材料溶液精确滴定在该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上表面;6)在栅极绝缘层和电极修饰材料的上面及源电极与漏电极之间的区域中制备有机半导体层——使用有机半导体溶液结合喷墨打印方法在所述源电极与漏电极之间的沟道中精确滴定有机半导体溶液,实现半导体层的图形化;7)在源电极、漏电极和有机半导体层上制备层间绝缘膜——使用有机聚合物溶液配合喷墨打印方法在所述源电极、有机半导体层和漏电极的上面精确滴定出图形化的层间绝缘膜,在所述漏电极上保留出一个无层间绝缘膜的区域以实现过孔结构,便于所述漏电极与后续制备步骤中的下层像素电极相连;8)在层间绝缘膜上制备下层像素电极——使用导电材料墨水结合喷墨打印方法在各单元电路的层间绝缘膜的上面打印出下层像素电极,并通过步骤7)中形成的过孔结构与所述漏电极相连;9)在下层像素电极上制备显示材料——使用显示材料溶液结合喷墨打印方法在各单元电路的下层像素电极的上面打印出显示材料;10)在显示材料上制备上层像素电极——使用导电材料墨水结合喷墨打印方法,在各单元电路的显示材料上打印出上层像素电极,并通过步骤3)中形成的过孔结构与所述共用电极相连;11)将每行的驱动信号总线与各单元电路的栅电极相连,每行的接地总线与各单元电路的存储电容和寄生电容的一端相连,每列的数据信号总线与各单元电路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相连,组成完整的阵列背板电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4488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