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车身高度的减振器及车辆底盘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602784.4 申请日: 2016-07-27
公开(公告)号: CN106051018B 公开(公告)日: 2018-06-29
发明(设计)人: 丁都都;李奕宝;罗谢盼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F9/084 分类号: F16F9/084;F16F9/32;F16F9/34;F16F9/36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麦小婵;郝传鑫
地址: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车身高度的减振器及车辆底盘,该减振器的活塞杆下部中空且内设有套管,套管的下端插接在活塞阀组件上,套管的上端设有第一单向阀,套管的外侧壁与活塞杆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油腔,导油腔通过活塞阀组件与无杆腔连通;底阀组件的上端插接有中空的泵杆,该泵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单向阀,泵杆的上部密封地且可滑动地套接在套管内,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相向设置;储油腔设有上腔体及下腔体,上腔体及下腔体在储油腔内不连通;泵杆的下端通过底阀组件与上腔体连通,无杆腔通过底阀组件与下腔体连通。本发明的减振器,通过泵油腔将上腔体内的油液泵入到下腔体中,使无杆腔的压力升高以推动活塞杆伸出将车身抬高。
搜索关键词: 套管 单向阀 减振器 下腔体 泵杆 底阀组件 上端 活塞杆 上腔体 无杆腔 车身 连通 活塞阀组件 车辆底盘 储油腔 导油腔 插接 可调 下端 可滑动地 汽车领域 相向设置 泵油腔 不连通 内侧壁 外侧壁 油液泵 中空的 中空 上腔 套接 密封 抬高 升高 体内 伸出
【主权项】:
1.一种可调车身高度的减振器,包括外缸筒、设于所述外缸筒内的内缸筒、下端设有活塞阀组件且通过该活塞阀组件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内缸筒的活塞杆,所述外缸筒及内缸筒的上端设有导向密封组件,所述活塞杆可滑动地穿过所述导向密封组件,所述外缸筒及内缸筒的下端设有底阀组件,所述外缸筒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缸筒的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储油腔;在所述内缸筒内,所述活塞阀组件的上部空间形成有杆腔,所述活塞阀组件的下部空间形成无杆腔,所述有杆腔通过所述活塞阀组件与所述无杆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至少下部中空,所述活塞杆中空的部分内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下端插接在所述活塞阀组件上,套管的上端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套管的外侧壁与所述活塞杆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导油腔,所述导油腔通过所述活塞阀组件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底阀组件的上端插接有中空的泵杆,所述泵杆的上部密封地且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套管内;所述泵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相向设置;所述储油腔设有上腔体及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及下腔体在所述储油腔内不连通;所述泵杆的下端通过所述底阀组件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无杆腔通过所述底阀组件与所述下腔体连通,所述泵杆的外侧壁的上部设有与泵杆内部连通的通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0278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气液缓冲器-201821867935.X
  • 许文武;白玉凯 - 济南百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2018-11-14 - 2019-07-05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缓冲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设置有通孔和定位槽,所述导向套内滑动套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液压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气囊,所述液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通孔内滑动套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套接有弹簧,所述套筒内滑动套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定位槽卡接,所述定位销通过螺纹连接有拨杆。该气液缓冲器采用气囊不仅能对机箱进行减震,避免机箱长期震动导致内部电气元件损伤,而且能够实现拆卸方便,便于进行检修工作。
  • 一种气压复位式重型缓冲器-201821638131.2
  • 张新歌 - 德泰克运动控制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 2018-10-10 - 2019-05-24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压复位式重型缓冲器,包括壳体、压力管、活塞、单向阀及活塞杆,壳体内部设有固定连接壳体底部的压力管,压力管内设有可沿压力管内壁上下滑动的活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制造成本较低,使用高压氮气气囊来完成缓冲器的复位,复位速度快,且不会应为重型设备的冲击力造成复位弹簧的老化,在使用过程中可对缓冲器中的油和气进行补充,大大延长了缓冲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重型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 一种气压复位式重型缓冲器-201811176014.3
  • 张新歌 - 德泰克运动控制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 2018-10-10 - 2018-12-11 - F16F9/08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压复位式重型缓冲器,包括壳体、压力管、活塞、单向阀及活塞杆,壳体内部设有固定连接壳体底部的压力管,压力管内设有可沿压力管内壁上下滑动的活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制造成本较低,使用高压氮气气囊来完成缓冲器的复位,复位速度快,且不会应为重型设备的冲击力造成复位弹簧的老化,在使用过程中可对缓冲器中的油和气进行补充,大大延长了缓冲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重型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 可调车身高度的减振器及车辆底盘-201610602784.4
  • 丁都都;李奕宝;罗谢盼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7-27 - 2018-06-29 - F16F9/084
  •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车身高度的减振器及车辆底盘,该减振器的活塞杆下部中空且内设有套管,套管的下端插接在活塞阀组件上,套管的上端设有第一单向阀,套管的外侧壁与活塞杆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油腔,导油腔通过活塞阀组件与无杆腔连通;底阀组件的上端插接有中空的泵杆,该泵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单向阀,泵杆的上部密封地且可滑动地套接在套管内,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相向设置;储油腔设有上腔体及下腔体,上腔体及下腔体在储油腔内不连通;泵杆的下端通过底阀组件与上腔体连通,无杆腔通过底阀组件与下腔体连通。本发明的减振器,通过泵油腔将上腔体内的油液泵入到下腔体中,使无杆腔的压力升高以推动活塞杆伸出将车身抬高。
  • 一种阻力可调式汽车减震器-201721388665.X
  • 李小德;张杰;赵云飞;余磊宏 - 浙江朝日减振器有限公司
  • 2017-10-26 - 2018-05-25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力可调式汽车减震器,其结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内部设有气垫,所述气垫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的内部,所述气缸的内侧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溢流管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底部阀门,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溢流管的下端,所述底部阀门活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右侧,所述溢流管的内侧设有第一活塞、活塞阀门、油仓和第一活塞杆。通过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的设计,能有效的在第一活塞杆的内部进行滑动,增强了减震器产生的阻力,加大了减震器运动时的减震效果,让减震器在使用时的减震弹簧的运动幅度降低,延长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减震器维修或更换的机率。
  • 外置气囊可升降减震器-201720080915.7
  • 张子华 - 浙江正盛减振器有限公司
  • 2017-01-22 - 2017-09-08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外置气囊可升降减震器,包括上吊环、下吊环、内筒体和活塞杆,活塞杆可活动地与内筒体连接,内筒体内设有液压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下吊环与底座连接,底座上设有压力阀,底座上部设有开口,底座开口处与第一气囊连接,第一气囊另一端设有弯折部,弯折部通过锁扣与第二气囊连接,第二气囊另一端通过顶座与内筒体上端连接,顶座上设有气嘴,上吊环与内筒体顶端连接,底座、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形成气腔,内筒体和活塞杆设置在气腔内,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外部设有外筒体。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控制活塞杆的升降,以此控制车身底盘的高度,适应不同的路况,使汽车的减震更加顺滑。
  • 一种使用寿命更长的汽车减振器-201620787978.1
  • 陈万里;杨成;郑光辉 - 浙江亚之星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2016-07-25 - 2017-04-05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寿命更长的汽车减振器,包括有外管、内管和连杆,所述的内管同轴装设在外管中,所述的连杆从外管的轴向前端穿入并延伸至内管中,所述连杆位于内管中的轴向后端端部上设有与内管相滑配的活塞,所述外管的轴向前端外表面上密封固定有衬套,所述连杆的轴向前端密封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衬套之间密封固定有气囊,气囊由内胶层、外胶层、尼龙帘线帘布增强层组成,所述尼龙帘线外还包覆粘接有环保树脂层,气囊内设有缓冲块,且缓冲块固定在连杆位于外管外的前端上,连杆位于外管内的后端上沿轴向从前到后依次套装有导向套、缓冲垫圈、弹簧座、弹簧和限位套,本实用新型减振效果更好,其可有效避免连杆在下降过程中与底阀发生激励碰撞。
  • 汽车双缸减振器-201620420386.6
  • 张子华 - 瑞安市正盛减振器有限公司
  • 2016-05-11 - 2016-10-19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双缸减振器,工作缸、储液缸内外套设,其特征在于:储液缸的顶部开口向内翻边形成内罩盖,导向器和油封安装在内罩盖内,内罩盖的顶部设有护住内罩盖的外罩盖,外罩盖的顶部固定设有端盖板,压缩阀总成固定设在工作缸和储液缸的底部,活塞总成活动设在工作缸的内孔并与活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储液缸内设有气囊,气囊空间外的储液缸充满油液,所述气囊由两端设有缩口的囊筒构成,囊筒内孔套设在工作缸外圆,囊筒上下两端的缩口抱紧在工作缸的外圆,囊筒内孔与工作缸外圆之间的空腔形成气囊空间。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油气可靠隔离,避免产生油气混合,提高减振性能,并有效保护油封不受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 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201520709752.5
  • 田雨生 - 田雨生
  • 2015-09-15 - 2016-01-13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辆用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包括一对位于左右的液压减震器、高压油管和油管转接器,所述液压减震器由上活塞杆、上端盖、上油液进出口、油液仓、缸体、下活塞杆、活塞、下油液进出口、气压室、气压仓和下端盖组成;所述油管转接器上设有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第三进出口和第四进出口,其左液压减震器上的上油液进出口及下油液进出口分别通过高压油管与油管转接器上的第一进出口及第三进出口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式防震平衡装置,由于在左液压减震器的上下油液进出口与右液压减震器的上下油液进出口之间通过高压油管和油管转接器建立油液通道,因此使得防震平衡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为提高。
  • 减振器的气囊结构-201520004249.X
  • 陈敬辉 - 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1-06 - 2015-07-01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的气囊结构,解决了现有汽车气囊减振器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气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减振器的气囊结构,减振器包括贮油筒和活塞杆,活塞杆的内端伸入到贮油筒内,外端伸出到贮油筒的外侧,气囊结构包括气囊,气囊设置在活塞杆的外端侧与贮油筒之间,其特征在于,金属的防尘罩套接在活塞杆的外周,防尘罩的一端部与活塞杆的外端部相联接,防尘罩的另一端部伸入到贮油筒位置处;气囊的两端部分别套接固定在防尘罩和贮油筒的外周面上;防尘罩上设有气嘴,气嘴沟通防尘罩的外侧和内部。
  • 用于车辆的悬挂支柱-201380004767.5
  • O·赖克曼;S·沃纳;G·迈纳特;M·亚当 - 蒂森克虏伯比尔施泰因有限公司
  • 2013-01-07 - 2014-09-03 - F16F9/08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弹簧单元(10)和阻尼单元(11)的用于车辆的悬挂支柱(1),该阻尼单元(11)具有阻尼管(12),该阻尼管延伸至空气弹簧单元(10)的滚动管(13)中,该阻尼管(12)具有分布在其周界上的支撑几何结构(14),滚动管(13)的径向膨胀端(15)抵靠该支撑几何结构(14)被支撑,且根据本发明提议如下:为了在阻尼管(12)的支撑几何结构(14)上支撑滚动管(13),提供扭转元件(16),该扭转元件(16)被布置在滚动管(13)的径向膨胀端(15)和阻尼管(12)的支撑几何结构(14)之间,并且其中该扭转元件(16)形成与支撑几何结构(14)的形状配合,以用于扭矩传递的目的。
  • 一种嵌入式气囊减震器-201320069638.1
  • 鲁剑锋 - 嘉兴嘉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2013-02-02 - 2013-08-28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嵌入式气囊减震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贮油缸、工作缸及皮囊,皮囊与贮油缸构成工作缸的容置腔,工作缸位于该容置腔内,该工作缸包括活塞杆及缸体,活塞杆可沿缸体做轴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内设置有限位器,该限位器套设于活塞杆的外壁,且限位器固定于缸体的右端部;本实用新型在于:在缸体内设置有限位器,有效的对活塞杆的运动行程进行限制,避免活塞杆出现超过极限的运动行程的情况发生,使该活塞杆运动更加顺畅,延长了嵌入式气囊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 一种气弹簧减振器-201320069117.6
  • 鲁剑锋 - 嘉兴嘉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2013-02-02 - 2013-08-28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气弹簧减振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贮油缸、工作缸、皮囊及上盖,该皮囊的两端部分别与贮油缸及上盖固定连接构成工作缸的容置腔,工作缸位于该容置腔内,该工作缸包括活塞杆、工作缸缸体及油封,该油封固定于工作缸缸体的右端,该活塞杆的右端穿过油封设置,且活塞杆的右端穿过上盖设置,且该活塞杆的右端部连接有吊环,还包括有油封保护圈,该油封保护圈固定于工作缸缸体的右端部,且该油封保护圈设置于油封的右侧;本实用新型在于:在油封的右端设置油封保护圈,有效的避免了在减震过程中上盖撞击油封的情况产生,保护了油封,提高了油封保护圈的寿命,保证了油封的气密性。
  • 减震器-201220501838.5
  • 宋万杰 - 瑞安市万业电器有限公司
  • 2012-09-28 - 2013-03-13 - F16F9/08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器,包括储油筒,储油筒内穿设有活塞杆,所述储油筒的外侧连接设有密封的气囊,所述气囊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设有气囊座和端盖,所述的气囊座与储油筒的一端相套接,所述的端盖套装于活塞杆上,所述储油筒与气囊座相套接的这端端部上设有缩口,所述的活塞杆上还套装有缓冲块,且所述的缓冲块位于储油筒与端盖之间,所述的气囊座上斜向插设有气嘴。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所述储油筒与气囊座相套接的这端端部上设置了缩口,因此大大地方便了气囊座与储油筒的装配,同时也能很好的保护气囊座的密封面,提高了装配后气囊的密封性能。
  • 气体悬挂构件和方法-200980151746.X
  • J·R·伦纳德 - 火石工业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2009-10-07 - 2011-11-30 - F16F9/08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悬挂构件(106),该气体悬挂构件包括第一部段(108)和第二部段(110)。第一部段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内部腔室(120)的端壁(112)和侧壁(114)。开口(192)贯穿端壁而形成。连接器配件(130)嵌入盖壁(134)内,该盖壁横过该开口延伸。端壁具有第一弯曲刚度,而盖壁具有比端壁的第一弯曲刚度大的第二弯曲刚度。气体悬挂组件(100)包括与该气体悬挂构件组合使用的第一弹簧装置(102)。还公开了一种形成气体悬挂构件的方法。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