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岔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3903.3 | 申请日: | 201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8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宇;邹明;郭华;汪渊;邓勇;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C21D9/04;C22C38/04;C22C38/02;C22C38/18;C22C38/12;C22C3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兵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铁路领域,公开了一种道岔轨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的钢坯含有C0.2‑0.3wt%,Si1.2‑1.8wt%,Mn1.8‑2.5wt%,Cr1.3‑1.6wt%和Fe,其中,Mn和Cr的总含量为3.2‑3.7wt%,结合特定的加速冷却工艺,制备出具有优良强韧性能的道岔轨。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道岔轨中含有少量(0.01wt%以下)或不含Mo、Ni、V和Nb等贵重合金元素,制备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道岔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热轧含有C:0.2‑0.3wt%,Si:1.2‑1.8wt%,Mn:1.8‑2.5wt%,Cr:1.3‑1.6wt%和Fe的钢坯而形成道岔轨并进行自然冷却,其中,Mn和Cr的总含量为3.2‑3.7wt%;(2)当所述道岔轨的轨头表层温度降至800℃时,分别对道岔轨的轨头踏面中心和轨头两侧施加冷却介质使道岔轨以10‑20℃/s的冷却速度进行第一阶段加速冷却;(3)当轨头踏面中心温度降至400‑420℃时,同时对道岔轨的轨头和轨底施加冷却介质使道岔轨以5‑8℃/s的冷却速度进行第二阶段加速冷却,在第二阶段加速冷却的过程中,所述道岔轨的长腿侧轨头侧面的冷却速度高于短腿侧轨头侧面的冷却速度1‑2℃/s;(4)当轨头踏面中心温度降至200‑240℃时,停止第二阶段加速冷却并将道岔轨空冷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4390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扩展的高带宽连通性
- 下一篇:注液装置及注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