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花蓼中黄酮苷活性组分的制备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8978.0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6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戚建华;张慧;王倩;王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5/26;C07H1/08;A01P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花蓼黄酮苷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头花蓼粉碎,甲醇浸提,抽滤浓缩,先经硅胶色谱开口柱分离,再通过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开口柱纯化获得,此组分主要成分为五个黄酮苷化合物。本发明建立了抑制疫霉无性孢子囊产生的生物活性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发现这种头花蓼黄酮苷组分和其中五个黄酮苷化合物均能显著抑制疫霉无性孢子囊的产生。本发明提供的头花蓼黄酮苷活性组分可在制备防治植物疫霉病的农药中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提取的产物纯度高,且头花蓼为易得便宜的中药,增加了头花蓼的药物用途,为抗疫霉菌农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花 黄酮 活性 组分 制备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头花蓼中黄酮苷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花蓼中黄酮苷活性组分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获得:(1)粉碎和浸提:将头花蓼粉碎后,用工业级甲醇溶液在室温下浸提2次,每次1天,抽滤浓缩,得甲醇浸提物粗样,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分离,静置,将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旋干后,得到乙酸乙酯层粗样;(2)分离和纯化:将乙酸乙酯层粗样先经硅胶开口柱分离,分离条件:200‑300目,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二氯甲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醇,然后通过第一次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开口柱分离,溶剂系统为甲醇∶水,在洗脱体系分别为40%甲醇水溶液和50%甲醇水溶液时得到两个黄酮苷活性组分,两个黄酮苷活性组分再分别经第二次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开口柱分离,溶剂系统为甲醇:水,得到较纯的黄酮苷活性组分,然后再分别用反相HPLC纯化,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最终得到五个黄酮苷化合物;五个化合物分别是myricetin 7‑O‑α ‑L‑rhamnopyranoside, quercetin 3‑O‑β ‑D‑glucopyranoside, Folecitin, quercetin 3‑O‑α ‑(2''‑galloyl)rhamnoside, 和kaempferol 3‑O‑α ‑L‑rhamnopyranoside;其中所述步骤(2)中正己烷∶二氯甲烷溶剂系统的体积比为:100∶0,90∶10,70∶30,50∶50, 30∶70,10∶90,0∶100;随后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溶剂系统按体积比为:90∶10,70∶30,50∶50, 30∶70,0∶100;最后为甲醇;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开口柱纯化的甲醇∶水溶剂系统按体积比为:30∶70,35∶65,40∶60,50∶50,60∶40,70∶30,90∶10,100∶0;所述步骤(2)中第二次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开口柱纯化的甲醇∶水溶剂系统按体积比分别为:30∶70,50∶50和30∶70,35∶65,60∶40;所述步骤(2)中用反相HPLC纯化的色谱柱和流动相分别为CAPCELL PAKC18,甲醇∶水=38∶62和Develosil C30‑UG‑5,甲醇∶水=48∶52;前者得到化合物myricetin 7‑O‑α ‑L‑rhamnopyranoside、quercetin 3‑O‑β ‑D‑glucopyranoside、Folecitin,后者得到化合物quercetin 3‑O‑α‑(2''‑galloyl)rhamnoside和kaempferol 3‑O‑α ‑L‑rhamnopyranosid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897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行李箱整理器组件、车辆行李箱组件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备箱隔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