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刚柔结合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2715.6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凯;白慧林;刘志刚;何山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02;E21D11/14;E21D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尤其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弧U型钢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布置在巷道两侧壁,弧U型钢与直U型钢通过U型钢卡缆连接;弧U型钢、直U型钢与巷道的围岩之间布置有枕木;弧U型钢和直U型钢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底板铺设在巷道底部;钢索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的U型槽内、直U型钢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下边。本发明提供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U型钢起到刚性支护的作用,当冲击载荷破坏U型钢时,其内部的钢索起到柔性支护作用,从刚性支护到柔性支护的过渡阶段,就是该支护结构对冲击载荷的缓冲作用,从而起到抗冲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结构 刚柔结合 巷道 底板 枕木 冲击载荷 刚性支护 柔性支护 钢索 过渡阶段 缓冲作用 首尾连接 巷道顶部 巷道支护 两侧壁 围岩 下边 开口 铺设 | ||
【主权项】:
1.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弧U型钢(1)、直U型钢(2)、U型钢卡缆(3)、钢索(4)、枕木(5)、底板(6)组成;弧U型钢(1)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2)布置在巷道两侧壁,所述的弧U型钢(1)与直U型钢(2)通过U型钢卡缆(3)连接;弧U型钢(1)、直U型钢(2)与巷道的围岩(7)之间布置有枕木(5);弧U型钢(1)和直U型钢(2)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5);底板(6)铺设在巷道底部;所述钢索(4)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1)的U型槽内、直U型钢(2)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6)下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271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