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刚柔结合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2715.6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凯;白慧林;刘志刚;何山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02;E21D11/14;E21D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结构 刚柔结合 巷道 底板 枕木 冲击载荷 刚性支护 柔性支护 钢索 过渡阶段 缓冲作用 首尾连接 巷道顶部 巷道支护 两侧壁 围岩 下边 开口 铺设 | ||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尤其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弧U型钢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布置在巷道两侧壁,弧U型钢与直U型钢通过U型钢卡缆连接;弧U型钢、直U型钢与巷道的围岩之间布置有枕木;弧U型钢和直U型钢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底板铺设在巷道底部;钢索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的U型槽内、直U型钢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下边。本发明提供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U型钢起到刚性支护的作用,当冲击载荷破坏U型钢时,其内部的钢索起到柔性支护作用,从刚性支护到柔性支护的过渡阶段,就是该支护结构对冲击载荷的缓冲作用,从而起到抗冲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尤其刚柔结合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深,以及隧道所需支护不断加大,冲击地压的破坏也再加剧,现有的支护方式大多都是静态围岩压力下的支护结构,很难应对当前的抗冲支护难题,因为又必须提出一些新的支护方式,虽然截止目前,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的应对措施,但是这些措施,要么是支护效果理想,但是成本大幅度提高,要么就是达不到支护的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不高,且抗冲效果好的支护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刚柔结合支护结构,由弧U型钢、直U型钢、U型钢卡缆、钢索、枕木、底板组成;弧U型钢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布置在巷道两侧壁,所述的弧U型钢与直U型钢通过U型钢卡缆连接;弧U型钢、直U型钢与巷道的围岩之间布置有枕木;弧U型钢和直U型钢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底板铺设在巷道底部;所述钢索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的U型槽内、直U型钢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下边。
本发明提供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U型钢起到刚性支护的作用,当冲击载荷破坏U型钢时,其内部的钢索起到柔性支护作用,从刚性支护到柔性支护的过渡阶段,就是该支护结构对冲击载荷的缓冲作用,从而起到抗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简图;
图2是U型钢与钢索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刚柔结合支护结构,由弧U型钢1、直U型钢2、U型钢卡缆3、钢索4、枕木5、底板6组成;弧U型钢1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2布置在巷道两侧壁,所述的弧U型钢1与直U型钢2通过U型钢卡缆3连接;弧U型钢1、直U型钢2与巷道的围岩7之间布置有枕木5;弧U型钢1和直U型钢2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5;底板6铺设在巷道底部;所述钢索4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1的U型槽内、直U型钢2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6下边。
首先将一定长度的钢索4首尾连接布置在弧U型钢1与直U型钢2的U型槽内,将弧U型钢1与直U型钢2按照要求的距离架设在巷道内部,然后将枕木5按照要求的间距布置在围岩7与弧U型钢1、直U型钢2之间,架设完成后,在地面上的钢索4上铺设巷道底板6。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2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