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度阻尼及惯性力可控的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9867.8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刘昌宁;杨晓峰;刘雁玲;沈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15/00;F16F15/023;F16F15/027;F16F15/22;F16F9/53;B60G17/06;B60G17/052;B60G17/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度阻尼及惯性力可控的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隔振装置与控制模块;隔振装置中,包括空气弹簧、惯性力发生器、磁流变式阻尼器;所述惯性力发生器置于空气弹簧中;控制模块包括信息采集模块、计算机模块及隔振设备控制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各类传感器;所述采集模块输出端与AD转换相连接;AD转换与计算机模块输入相连接;计算机模块输出与隔振设备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可以直接或者间接获得设备工况,并将其传送给计算机模块处理,计算机模块据此给隔振设备控制模块发送指令,控制其参数调整,实现同时改变三个隔振参数,使振动的负面效果降到最低,能够显著提高振动设备的精度以及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度 阻尼 惯性力 可控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刚度阻尼及惯性力可控的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振装置与控制模块;所述隔振装置中,包括空气弹簧(1)、惯性力发生器(2)、磁流变式阻尼器(3);所述惯性力发生器(2)置于空气弹簧(1)中;所述空气弹簧(1)与磁流变式阻尼器(3)并联;所述空气弹簧(1)一端与振动机械设备(4)相连接,空气弹簧(1)另一端与固定物(5)相连接;所述磁流变式阻尼器(3)一端与振动机械设备(4)相连接,磁流变式阻尼器(3)另一端与固定物(5)相连接;所述空气弹簧(1)包括空气弹簧本体(6)与空气弹簧底座(10);所述空气弹簧底座(10)置于空气弹簧本体(6)下端中心,且空气弹簧本体(6)与空气弹簧底座(10)为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惯性力发生器(2)包括惯性力发生器缸筒(7)与质量式齿条活塞杆(8);所述惯性力发生器缸筒(7)具有弹性;所述惯性力发生器缸筒(7)置于空气弹簧本体(6)内部且沿空气弹簧本体(6)轴线左右对称;惯性力发生器缸筒(7)底部固定于空气弹簧底座(10)上;质量式齿条活塞杆(8)轴向一端置于惯性力发生器缸筒(7)内部;质量式齿条活塞杆(8)轴向另一端置于空气弹簧底座(10)内并与对称固定在空气弹簧底座(10)竖直圆柱面上的电机/发电机(9)输出轴上齿轮相啮合;所述控制模块中,包括信息采集模块(11)、计算机模块(12)及隔振设备控制模块(13);所述信息采集模块(11)包括各类传感器;所述采集模块(11)输出端与AD转换相连接;AD转换与计算机模块(12)输入相连接;计算机模块(12)输出与隔振设备控制模块(13)相连接;所述信息采集模块(11)用于收集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号经AD转换传输给计算机模块(12);所述计算机模块(12)将经AD转换后的信息采集模块(11)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输出控制指令给隔振设备控制模块(13);所述隔振设备控制模块(13)将接收到的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空气弹簧(1)、惯性力发生器(2)与磁流变式阻尼器(3)的工作,从而实现对工况的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1986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悬浮组合隔振装置
- 下一篇:悬架的阻尼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