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活动区域模型的车联网路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2598.2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2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唐伦;肖晶;董春阳;陈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0 | 分类号: | H04W40/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用户活动区域模型的车联网路由方法,针对当前车联网中用户运动具有群落性消息包难以传到目的节点,造成投递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活动区域模型的车联网路由方法:(1)根据社会网络(SNs:Social Networks)中节点活动具有群落性的特性,发掘用户最可能活动的区域;(2)采用靠近原则,将消息包转发给目的节点最可能出现的区域;(3)等待目的节点与携带消息包的热点相遇,从而完成消息包的投递;目的是将传统的消息包转发给单个节点的方式,转变成将消息包转发给用户活动的区域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消息包的投递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活动 区域 模型 联网 路由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用户活动区域模型的车联网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车联网中各热点区域内目的节点出现的概率;具体为:根据节点活动的社会特性,节点间的社会关系—相遇频率(f)、相遇时间(u)、相似性(s),确定目的节点访问各热点区域的概率函数P=F(f,u,s),其中相遇频率f表示目的节点访问该热点区域的频率,其计算公式
其中fi(t)表示目的节点i在t时刻内访问该热点区域的频率,fall(t)表示目的节点t时刻内访问所有热点区域的频率;相遇时间u表示目的节点访问热点区域的持续时间,其计算公式
其中f表示目的节点与热点的相遇频率,t(i,j)(k)表示第k次访问热点时的持续时间,T表示周期;相似性s表示热点与目的节点拥有相同爱好兴趣朋友,其计算公式
其中Nj(t)表示热点j在t时刻的邻居节点,Ni(t)表示目的节点i在t时刻的邻居节点;步骤2:根据用户活动的群落性特性,确定目的用户频繁活动区域L;步骤3:热点收到消息包后,将消息包转发给其知道的最优热点区域;步骤4:消息包到达目的节点频繁活动的区域后,等待目的节点的出现从而完成消息包的转发,实现车联网路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1259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双待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智能终端进行无线漫游的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