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活动区域模型的车联网路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2598.2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2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唐伦;肖晶;董春阳;陈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0 | 分类号: | H04W40/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活动 区域 模型 联网 路由 方法 |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用户活动区域模型的车联网路由方法,针对当前车联网中用户运动具有群落性消息包难以传到目的节点,造成投递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活动区域模型的车联网路由方法:(1)根据社会网络(SNs:Social Networks)中节点活动具有群落性的特性,发掘用户最可能活动的区域;(2)采用靠近原则,将消息包转发给目的节点最可能出现的区域;(3)等待目的节点与携带消息包的热点相遇,从而完成消息包的投递;目的是将传统的消息包转发给单个节点的方式,转变成将消息包转发给用户活动的区域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消息包的投递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联网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用户活动区域模型的车联网路由方法。
背景技术
车联网(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控制等的一体化网络。基于社会网络(Mobile social networks)理论的车联网是现在车联网路由研究的一个趋势,社会网络是由携带无线通信设备通过在线社交网络服务(如Facebook)共享信息的移动用户组成。通过研究社会网络中用户的运动特性对路由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基于热点的车联网路由协议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发明主要考虑在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型下的社会网络,下文提到的社会网络如不做特殊说明,均是指在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型下的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延迟容忍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s)众多应用场景中的一种,具有DTN的长延迟、连接不稳定等特性。近年来,这类网络中的机会路由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转发消息时为了使节点做出正确的转发决策,分析节点的社会属性和预测节点的相遇机会对提高路由协议的性能具有关键作用。DTN中的Epidemic、Spray and Wait、Prophet等路由没有考虑到节点的社会属性,并不适合社会网络。当前,利用节点社会性的路由算法被提出,当前典型的基于节点社会性路由算法如、DTN-FLOW、SMART、HS、SEDUM、SDM、CAOR等。
在当前的路由算法中,通常要么是将消息包转发给单个的节点,要么是通过定位找出目的节点所在区域。前者在网络中找出单个节点的方式,这种方式在转发消息过程中并没有考虑消息包群落性的问题,尤其当目的节点只活动在网络中较小的一块区域中时,消息包遇到目的节点的概率低,因此是不利于消息包转发的。后者通过对用户定位,实时获得用户的位置,这对用户的隐私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甚至危及用户人身安全,譬如只要向任意用户周期性的发出消息请求,就能实时获得其位置对其进行跟踪等。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种基于用户活动区域模型的车联网路由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车联网中各热点区域内目的节点出现的概率;
步骤2:根据用户活动的群落性特性,确定目的用户频繁活动区域L;
步骤3:热点收到消息包后,将消息包转发给其知道的最优热点区域;
步骤4:消息包到达目的节点频繁活动的区域后,等待目的节点的出现从而完成消息包的转发,实现车联网路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2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双待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智能终端进行无线漫游的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