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力学敏感导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2506.1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9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峰;宋培煜;谢峻林;梅书霞;金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C03C2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刘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学敏感导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将离子交换炉升温至430-480℃,原片玻璃和第一步离子交换熔盐组分放置炉中,交换得到一次离子交换玻璃;将一次离子交换玻璃和第二步离子交换熔盐组分放置炉中,交换得到二次离子交换玻璃;选择SiO2靶材,在二次离子交换玻璃表面制备40-100nm的SiO2薄膜;选择纯金为靶材,在SiO2薄膜表面制备7-11nm的金属薄膜,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解决了一般化学离子交换玻璃的断裂强度分布不集中的问题,采用低温两步离子交换法所制备的力学敏感玻璃在保证其离子交换强度的同时,具有了很好的断裂集中性;敏感性极高,能够保证受到猛烈撞击时,可全部断裂破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力学 敏感 导电 玻璃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力学敏感导电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步离子交换处理工艺:将离子交换炉升温至430‑480℃,将表面预处理过的原片玻璃和第一步离子交换熔盐组分分开放置炉中,预热1‑2.5h;待熔盐组分熔融后,将玻璃浸没于熔盐组分中,保温25‑48h;交换结束以后,以10‑15℃的降温速率快速冷却,得到一次离子交换玻璃;其中,第一步离子交换熔盐组分按质量分数计如下:硝酸钾90‑94%、氟化钾0.5‑1%、硅酸钾1.4‑2.5%、磷酸钾1.1‑2.3%、氧化铝0.2‑0.8%、氢氧化钾0.1‑0.5%,碳酸钾0.5‑1%,硅藻土1.7‑2.5%;2)第二步离子交换处理工艺:将离子交换炉升温至380‑450℃,将一次离子交换玻璃和第二步离子交换熔盐组分分开放置炉中,预热1‑2.5h;待熔盐组分熔融后,将一次离子交换玻璃浸没于熔盐组分中,保温15‑60min;交换结束以后,快速升温50℃,保温2‑5min,然后以10‑15℃的降温速率快速冷却,得到二次离子交换玻璃;其中,第二步离子交换熔盐组分按质量分数计如下:氟化钾0.5‑0.7%、硅酸钾1.0‑1.6%、磷酸钾1.3‑2.1%、氧化铝0.2‑0.8%、氢氧化钾0.1‑0.5%,碳酸钾0.5‑0.7%,硅藻土1.0‑2.5%,以上组分占全部熔盐组分的6.5%。其余93.5%为硝酸钾和硝酸钠成分,按照比例7:3的比例进行配比,则硝酸钾占65.45%,硝酸钠占28.05%。3)SiO2薄膜的制备:使用射频溅射技术,选择SiO2靶材,镀膜室气氛选择抽真空通氩气和氧气,在二次离子交换玻璃表面制备40‑100nm的SiO2薄膜;4)金属薄膜的制备:使用射频溅射技术,选择纯金为靶材,镀膜室气氛选择抽真空通氩气,在SiO2薄膜表面制备7‑11nm的金属薄膜,得到目标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250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