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碗状氮掺杂碳中空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5124.6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1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麦亦勇;朱姝妍;林志兴;田豪;徐福贵;杨祥文;黄银娟;冯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32;H01G1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碗状氮掺杂碳中空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两亲的PS‑b‑PEO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完全塌陷的碗状囊泡;以碗状囊泡为模板支撑多巴胺在PEO链段上聚合,得到碗状聚多巴胺@Kippah囊泡粒子;将碗状聚多巴胺@Kippah囊泡粒子在氮气流下经过两步煅烧,得到碗状氮掺杂碳中空粒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便可行、成功率和转化率高、能有效降低制备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碗状氮掺杂碳中空粒子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将碗状氮掺杂碳中空粒子以电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获得了极高的电容量、良好的容量保持率和突出的循环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碗状氮 掺杂 中空 粒子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碗状氮掺杂碳中空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向溶解了两亲的PS‑b‑PEO嵌段共聚物的二氧六环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所述PS‑b‑PEO嵌段共聚物在所述二氧六环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囊泡,当加入的去离子水量达到溶液总质量的50%时,迅速加入超过10倍于之前加入的去离子水的水量,使所述PS‑b‑PEO嵌段共聚物在所述二氧六环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囊泡塌陷,得到碗状囊泡,即Kippah囊泡;其中所述溶液总质量指的是即PS‑b‑PEO嵌段共聚物+二氧六环溶液+去离子水的总质量;步骤二,以步骤一得到的Kippah囊泡为模板支撑多巴胺在PEO链段上聚合,得到碗状聚多巴胺@Kippah囊泡粒子;步骤二中,取10‑20mg多巴胺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含有Kippah囊泡的溶液中,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温和地搅拌1~2h,然后加入20m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室温下搅拌反应48h使多巴胺聚合,聚合后得到的产物经过4‑5次水洗离心,并经过冷冻干燥12~24h后得到碗状聚多巴胺@Kippah囊泡粒子;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碗状聚多巴胺@Kippah囊泡粒子在氮气流下经过两步煅烧,得到碗状氮掺杂碳中空粒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1512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