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的高电导Cu-Ge-Fe三元稀合金薄膜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5783.1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3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娜;刘苗;郑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14 | 分类号: | C23C14/14;C23C14/34;C22C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的高电导Cu‑Ge‑Fe三元稀合金薄膜及其制备工艺,属于新材料领域。这种稳定的高电导Cu‑Ge‑Fe三元稀合金薄膜中大原子半径非金属组元Ge的添加量是第三组元金属元素Fe的5~35倍,Ge和Fe添加总量为原子百分比0.32~1.74%。其优点是:1、添加元素的含量很少,能够保持铜膜本身的低电阻率;2、在Cu中加入固溶态的非金属Ge时,大的原子尺寸决定了Ge在Cu中难以扩散,有利于保持整体结构稳定;3、Ge与Fe为负混合焓,通过添加Ge元素将Fe代入Cu中,增大Fe在Cu中的固溶度,使合金薄膜呈固溶状态,而Fe的添加可以使Ge的添加量降低,较大程度的削减了大原子本身造成的电子散射效应,故两种元素的共添加有利于稳定Cu膜同时保证其电阻率受到最小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薄膜 高电导 制备工艺 添加量 新材料领域 原子百分比 尺寸决定 低电阻率 第三组元 金属元素 散射效应 添加元素 电阻率 固溶度 固溶态 混合焓 固溶 铜膜 组元 扩散 削减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稳定的高电导Cu‑Ge‑Fe三元稀合金薄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Cu‑Ge‑Fe三元稀合金薄膜中大原子半径金属组元Ge的添加量是第三组元金属元素Fe的5~35倍,Ge和Fe添加总量为原子百分比0.32~1.74%;制备工艺采用下列步骤:(1)按照所需的Ge、Fe原子百分含量,取纯度为99.99%以上的Ge、Fe金属原料放入真空熔炼炉的铜坩埚内;(2)将炉内气压抽至5×10‑3~7×10‑3Pa,封闭真空室,向炉内通入高纯Ar气,对样品原料进行反复熔炼,得到成分均匀的Ge‑Fe母合金锭;(3)通过铜模吸铸法将步骤(2)中的合金锭制备出直径为6mm的圆柱形合金棒;(4)将步骤(3)中的合金棒切成1~1.2mm厚的小合金片,并将不同数量的合金片粘在高纯Cu靶溅射区制成组合溅射靶;(5)将步骤(4)中溅射靶安装好,将清洗后的单晶Si基片放入真空室,本底真空抽至7.0×10‑4~8.5×10‑4Pa;(6)充入氩气,调节气压至2.5~3Pa,加脉冲电压600V清洗基片8min;(7)关闭脉冲电源,开启500W射频源调节至靶材起辉,工作气压调至0.4Pa,溅射功率100W,靶基距为10~11cm,预溅射后打开挡板,正式溅射25min得到Cu‑Ge‑Fe三元稀合金薄膜;(8)所述Cu‑Ge‑Fe合金薄膜样品在400℃退火41小时后电阻率仍保持在2.0~3.2μΩ·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0578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蓝光防水油污的耐磨触摸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扭力轴用钢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