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果林间小麦收获后套种玉米的种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9154.0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1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于伯成;肖英;刘忠山;刘华君;张黎;周蓉;吴芙蓉;李金凤;帕孜来木·伊斯热甫力;于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91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果林间极早熟玉米套种的种植结构,包括林果作物套种定植结构、林果作物高度结构、构成的角度结构。玉米植株行距B为0.5m,果树与最近距离玉米植株的行距A大于1.5m,套种果树行距为2A+4B大于5m。果树的高度H为0.5m-12m,去天花玉米植株下平均高度h为1.5m-1.8m,投影角度α为30度至65度,首先设定好果树的定植结构,确定林果行间套种玉米的行数,根据玉米植株成熟后的高度来确定高度结构和角度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林果间作套种小麦收获后无法套种玉米的问题,该种植结构复制重复实施性极强,大面积在果林间小麦收获后复播种植玉米上推广应用,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果林 小麦 收获 套种 玉米 种植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果林间小麦收获后套种玉米的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种植结构包括林果作物套种定植结构、林果作物高度结构和构成的角度结构,首先设定好林果作物的定植结构,即玉米植株行距为B,果树与最近距离玉米植株的行距为A,套种果树行距为2A+4B,根据玉米植株成熟后的高度来确定两者之间的高度结构和角度结构,即果树的平均高度H为0.5m‑12m,去天花玉米植株下平均高度h为1.5m‑1.8m,投影角度α为30度至65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43915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安全功能的瓦斯灌嘴
- 下一篇:一种整体保温通风管道及专用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