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散热舱体内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7078.2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2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洪光;任福琳;梁保强;孙凯;李默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水下密封舱体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散热舱体内部结构,包括前端板、滑杆、支座、连杆、弧板及后端板,前端板与后端板之间通过连杆相连,前端板及后端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弧板,弧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板及后端板密封连接,支座位于弧板与前、后端板围成的空间内,并通过滑杆与上下两侧的弧板连接,且支座靠近后端板的一端安装在后端板上;弧板朝外的一侧为圆弧面,朝内的一侧为安装电子器件的平面。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水下,散热好的舱体内部结构,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多种用途的舱体中,有效改善舱内温度过高而导致电子器件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散热好且稳定性好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散热 体内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水下散热舱体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板(1)、滑杆(2)、支座(3)、连杆(4)、弧板(5)及后端板(7),其中前端板(1)与后端板(7)之间通过所述连杆(4)相连,所述前端板(1)及后端板(7)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弧板(5),所述弧板(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板(1)及后端板(7)密封连接,所述支座(3)位于弧板(5)与前、后端板(1、7)围成的空间内,并通过所述滑杆(2)与上下两侧的弧板(5)连接,且所述支座(3)靠近后端板(7)的一端安装在后端板(7)上;所述弧板(5)朝外的一侧为圆弧面(501),朝内的一侧为安装电子器件的平面(502);所述后端板(7)上分别安装有定位销(6)及定位橡胶块(8),在该后端板(7)近外圆位置开有与所述定位销(6)螺纹连接的螺纹孔D(702),所述后端板(7)近外圆位置开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定位橡胶块(8)的螺纹孔E(705);所述滑杆(2)为阶梯型圆柱状;所述连杆(4)的中间为圆柱,两端均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销(6)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后端板(7)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另一端为锥形、且端部为弧面;所述定位橡胶块(8)上均布有多个与所述后端板(7)固接的光孔G(8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1707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