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平台上人脸识别的活体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5845.3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5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李迎九;邓慧杰;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岩;李迎九;邓慧杰;翁健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平台上人脸识别的活体检测方法,首先捕捉包含用户的不同角度的面部视频和拍摄视频时移动设备的运动加速度及转动数据,然后从视频中的头部姿态向量数据和设备运动向量数据中计算和提取两种向量数据相关性的特征信息,最后通过分类器辨析受检视频为真实人脸还是由照片/视频伪造的人脸。保护移动平台上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识别应用抵抗基于照片和视频的哄骗攻击,而且不需要额外引入大部分移动设备未部署的硬件设备,对复杂光线条件具有鲁棒性,可以容忍用户在使用中的头部转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平台 上人 识别 活体 检测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移动平台上人脸识别的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垂直方向移动移动平台一定距离,获取外部图像数据和移动平台位移向量数据,所述移动平台位移向量数据为移动平台在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上每个时刻的位移向量值;根据预设规则处理外部图像数据,获得图像头部转向动量数据;根据弧长公式将图像头部转向动量转换成虚拟运动向量;将虚拟运动向量和移动平台位移向量数据进行时间轴对齐处理,并计算对齐后的两个向量之间具有相关性的多个特征参数值,并采用贝叶斯网络分类算法根据这些特征参数值,计算出由照片或视频伪造人脸的概率并与预设的检测阈值比较,进行分类判断;所述预设规则为:从获取的外部图像数据中抽取m帧人脸图片,并通过Constrained Local模型从每帧照片中定位人脸的关键点像素坐标,然后采用基于头部姿态估计算法根据所述人脸的关键点像素坐标估算图片中人的头部相对于正面人脸在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上的偏转角度,最后计算所有人脸图片的头部姿态相对于前一帧人脸图片头部姿态的偏转角度差,得到图像头部转向动量数据,其中m大于等于1;采用相关性分析器按照假定的几何关系,将头部转动向量转化为虚拟位移向量
可得
其中r是移动设备与人脸之间的距离,
是人脸视频中的头部ti时刻姿态偏转角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岩;李迎九;邓慧杰;翁健,未经李岩;李迎九;邓慧杰;翁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54584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