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精氨酸发酵废液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0652.7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强;李德衡;冯珍泉;籍广红;贾召鹏;李树标;刘元涛;纪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氨基酸发酵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L‑精氨酸发酵废液的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微生物载体,步骤2)制备微生物制剂,步骤3)微生物处理。本发明处理废液的方法简单可行,效果好,成本低廉,容易被企业所接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氨酸 发酵 废液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L‑精氨酸发酵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微生物载体:(1)按照重量份称取下述各原料备用,其中,水20‑30份,褐煤10‑12份,高岭土8‑10份,沸石粉3‑5份,甲壳素2‑3份,硅胶粉1‑2份;(2)将褐煤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添加高岭土,混合均匀,研磨至100目的粉末,即为物料1;(3)向沸石粉中添加相同重量的1M氯化钙溶液,搅拌均匀,然后350℃焙烧3小时,得到物料2;(4)将水,物料1,物料2,甲壳素以及硅胶粉依次添加到搅拌反应器中,500转/min搅拌10min,静置30min,然后200转/min搅拌3min,最后置于60℃烘干至水分含量为5%,即得微生物载体;步骤2)制备微生物制剂:将枯草芽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鞘氨醇单孢菌分别培养至浓度为1×107个/ml的菌液,将斜生栅藻培养至浓度为1×105个/ml的藻液,将上述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液、鲍曼不动杆菌液、鞘氨醇单孢菌液以及斜生栅藻液按照5:3:2:1的体积比混合,静置6小时,得到混合液体;将混合液体与步骤1)制备的微生物载体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室温发酵24‑36h,干燥至含水量为10%,即得;步骤3)微生物处理:调节L‑精氨酸发酵废液的pH为7‑7.5,然后按照5g微生物制剂:1立方米废液的添加量添加微生物制剂,再静置六天,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8065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