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气式AIP旋转碳氢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2001.3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0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 |
主分类号: | F02B75/00 | 分类号: | F02B7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037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干冰遇热发生膨胀做功原理的旋转碳氢发动机,采用阳极提供热源,利用干冰受热膨胀的原理,让干冰在阴极内受热膨胀带动阴极旋转进而提供动力,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为原料广泛,燃料热值高、动力强,环保无污染,结构简单,运行过程中能量损耗少,更容易实现的高压,超高压发动机的出现,对特殊需要高功的设备,作业,项目等提供了比传统机械更强大,更优势的动力选择。甚至还可以建造现在没有的超超级高攻超大型的超级设备应对未来某些超出现下认识的巨型工程或极品设备等等方面的巨量需求,而且根据设计,输出的超级动力是n+模式,从理论上这是可以输出无限大动力的引擎。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气式 aip 旋转 碳氢 发动机 | ||
【主权项】:
喷气式AIP旋转碳氢发动机,其特征是:包括中心轴(1),阳极(2),阴极(3),龙卷笼(4),其中中心轴(1)分为输送阴阳极能量体出入的内层(1.1)和包裹内层(1.1)但不接触内层(1.1)并且连接阴极(3)的输出主动力的外层(1.2),各层之间用真空隔离或是留存空气接触;阳极(2)是一个空心螺旋圆环,螺旋圆环中心点是氢气管道(2.1)、氧气管道(2.2)的入口及点火器的结合点,经点火器点燃后,点燃的氢气燃烧沿着螺旋一路向外走,到最尾端又绕回阳极中心轴(1)的内层(1.1)内,余气和燃烧产物通过余气管道(2.3)从中心轴(1)的外口(1.3)排出,输送气体的管道出口和入口都在阳极中心轴头端外口(1.3)位置,内层(1.1)深入阴极内部分留有干冰喷射孔(1.4),干冰通过干冰管道(2.4)输送;阴极(3)是一个带两个喷口的碟形体(3.1),以碟形体(3.1)的中心核心为圆点,以此圆点到碟形体的最远距离为半径形成的圆面为核心圆面,核心圆面的圆心即是整个碟形体(3.1)的核心点,核心点与阳极(2)的螺旋圆环中心点重合,阴极(3)和阳极(2)互不接触,阴极喷口(3.2)分别在核心圆直径的两端,喷射方向与其直径垂直,喷射线路平行相反,阴极喷口(3.2)所在圆周相同,阴极喷口(3.2)内侧引一三角曲面,凹面朝向阴极核心点,此三角弧面称为引流弧(3.3),阴极喷口(3.2)开口方向与核心圆面直径相切,阴极喷口(3.2)喷射方向接触碟形体(3.1)部分为抛物线,干冰在阴极(3)里吸热膨胀变为高压气态二氧化碳,从阴极喷口连续高速喷出,整个阴极(3)高速自转,带动外层(1.2)转动而输出机械力,阴极(3)与中心轴的外层(1.2)用机械密封轴承相连接,内层(1.1)不随极体运动;龙卷笼(4)整体是一个锥形体,龙卷笼(4)的底面部分包裹着阴极(3),龙卷笼(4)底部与阴极(3)不直接接触,龙卷笼(4)尖面延伸与阳极中心轴(1)外层(1.2)相接成为龙卷笼动力输出,龙卷笼(4)上端与阳极中心轴(1)相接处留有二氧化碳排出口(5),龙卷笼(4)内壁正对阴极(3)承受喷射的环面为始布满流线型螺纹走气槽,走气槽用以引导龙卷笼(4)内二氧化碳气体的走向,走气槽从龙卷笼(4)内壁正对阴极喷口(3.2)位置开始缓缓螺旋向上至尖端出口处,走气槽内从底部至尖端以高到低刻绘波浪型底纹,承受阴极喷射的二氧化碳气流,带动龙卷笼(4)整体转动;中心轴(1)的外层(1.2)及龙卷笼(4)上部均设置有齿轮,齿轮用于传递动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7200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固态储氢的汽车发动机除碳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的借力压缩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