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鞘氨醇单胞菌T‑3及其共发酵生产生物多糖和聚β羟基丁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0078.3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1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挺;吴萌萌;李国强;张文文;陈思彬;周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9/04;C12P7/6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鞘氨醇单胞菌T‑3及其共发酵生产生物多糖和聚β羟基丁酸的方法。所述鞘氨醇单胞菌株(Sphingomonas sp.)T‑3,保藏号为CGMCC No.10150。该发明方法包括首先将菌株T‑3活化培养,并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然后将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发酵结束后经蒸馏水稀释,加热,膜分离上清液和菌体沉淀。上清液用盐酸调节pH至3.0左右,得到沉淀用NaOH调至pH中性,烘干得生物多糖。菌体沉淀经烘干后用氯仿抽提,上清经烘干得到聚β羟基丁酸。本发明所用的菌株T‑3在发酵时,胞内大量积累聚β羟基丁酸,同时向培养基中分泌大量生物多糖,所得两种产物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食品,医疗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鞘氨醇单胞菌 及其 发酵 生产 生物 多糖 羟基 丁酸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鞘氨醇单胞菌T‑3发酵生产生物多糖和聚β羟基丁酸的方法,具体方法为:(1)将鞘氨醇单胞菌T‑3单菌落接种至5ml的TPG液体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4小时;(2)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液以1%的接种量接种至100或300ml的种子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4小时;(3)以10%的接种量将步骤(2)制得的种子液接种至玻璃摇瓶或发酵罐中,30℃,恒定pH 7.2,培养72小时;(4)将步骤(3)的发酵液用蒸馏水至少5倍体积稀释,90~105℃加热15分钟,膜分离发酵液和菌体沉淀;(5)将步骤(4)中膜分离后的上清液用稀盐酸调节pH至3.0得到果冻状沉淀,沉淀经NaOH调节至pH中性,将调节至pH中性的沉淀烘干得到生物多糖;(6)将步骤(4)中的菌体沉淀经烘干后研磨成粉末,加氯仿抽提,低速离心5分钟,上清液经60℃烘干除去氯仿,得到聚β羟基丁酸;其中:TPG液体培养基:葡萄糖10g/L,蛋白胨5g/L,酵母粉3g/L,牛肉浸粉3g/L;种子培养基:蔗糖10g/L,蛋白胨2.5g/L,酵母粉1.5g/L,K2HPO42.5g/L,MgSO40.1g/L,pH 7.0;发酵培养基:葡萄糖30~50g/L,豆饼粉0.5~2g/L,K2HPO41~2g/L,MgSO40.1~1g/L,NaNO31~2g/L,pH 7.0;所述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T‑3的保藏号为CGMCC No.10150,保藏日期为2014年12月10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1007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