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发光二极管阵列实现微悬臂梁高阶共振激发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4828.7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5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铎;高乃坤;林贯军;张茜;林晓煜;赵东方;贾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G01N2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利用发光二极管阵列实现微悬臂梁高阶共振激发的方法及应用,发光二极管阵列对微悬臂梁进行频率照射,所述微悬臂梁产生频率振动信号。由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为f/N相位差为2π/N的相同振幅且加一偏压的交流信号分别控制N个发光二极管,这样在时域上便会表现出一个频率为f的信号,利用其驱动微悬臂梁振动,则振动频率为f,实现了由发光二极管阵列激发高阶振动的目的,提高微悬臂梁作为探测器或传感器的灵敏度。微悬臂梁作为气体或液体探测器使用时,当采用不同波段发光二极管阵列激发处于所测气体或液体环境中的微悬臂梁共振时,便可由共振振幅或品质因子的改变获得所处气体或液体对不同波段光的吸收,以确定气体或液体的组份及含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光二极管 阵列 实现 悬臂梁 共振 激发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发光二极管阵列实现微悬臂梁高阶共振激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阵列对微悬臂梁进行频率照射,所述微悬臂梁产生频率振动信号,信号发生装置进行频率扫描时,即得到微悬臂梁的振动频域响应,得到所述微悬臂梁共振频率f和品质因子;由上述信号发生装置输出的交流电信号激励发光二极管发光并控制其发光频率,所述发光频率与交流电信号的频率同步;由信号发生装置输出的频率为f/N,相位差为2π/N的交流信号分别控制N个发光二极管,其发光频率为f/N,发光强度由信号发生装置输出交流信号的峰峰值决定,则发光二极管阵列在时域上表现出一个频率为f的脉冲信号,通过辐射微悬臂梁实现其频率为f的高阶振动,即实现N倍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1482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