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图像边界信息和区域连通性的显著对象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3897.6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7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邹北骥;刘晴;陈再良;胡旺;傅红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黄美成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边界信息和区域连通性的显著对象检测方法,通过对待检测的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利用超像素的平均Lab颜色特征向量和超像素的空间拓扑关系构建三个无向加权图,计算每个超像素到图像边界的最短路径,获取三个显著图,将三个显著图相乘得到最终的显著图,完成显著对象的检测;利用超像素的局部上下文信息对显著值进行修正,从而提高了显著对象检测的精度,进一步降低背景区域的显著性;此外,采用逻辑斯蒂回归器对根据不同连通性计算得到的修正后的显著图进行特征整合,得到最终的在显著对象区域均匀高亮的显著图。本方法能够快速的将显著对象区域高亮,并且能够降低背景中高对比度区域的误检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图像 边界 信息 区域 连通性 显著 对象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图像边界信息和区域连通性的显著对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输入待检测的图像;步骤2:对待检测的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得到超像素集合V={v1,v2,...,vM},并计算每个超像素vi的平均Lab颜色特征向量xi;vi表示第i个超像素,vi∈V,M为超像素的个数;步骤3:根据超像素的空间拓扑结构及三个不同的邻域范围,对每个超像素创建三个无向加权图,包括一环邻接图、二环邻接图及三环邻接图,分别记为G1、G2和G3;其中,三个无向加权图中的节点为超像素,节点与相邻节点之间形成的边的权重为两相邻节点对应的两平均Lab颜色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所述三个不同的邻域是指一环邻域、二环邻域及三环邻域;一环邻域,超像素vi的一环邻域为与其在空间上相邻接的超像素vj的集合,即超像素vj与超像素vi相邻};二环邻域,超像素vi的二环邻域包括超像素vi的一环邻域中的超像素以及超像素vi的一环邻域中包含的超像素的一环邻域,即三环邻域,超像素vi的三环邻域包括超像素vi的二环邻域中的超像素以及超像素vi的二环邻域中的超像素的一环邻域,即步骤4:获取超像素v的显著值s(v),s(v)=s1(v)·s2(v)·s3(v),并将超像素的显著值赋值给超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得到像素级的显著图,完成显著图的检测;sl(v)表示每个无向加权图中每个节点到无向加权图的边界节点的累积最短路径,以节点的累积最短路径sl(v)作为对应的超像素的第l环的显著值,l={1,2,3};sl(v)=minv1=v,v2,...,vn=BΣi=1n-1c(i)(i+1)ls.t.(vi,vi+1)∈El]]>其中,B表示虚拟背景节点,边界节点与虚拟背景节点B存在边,边的权重为0;表示在l环邻接图中相邻节点之间的边的权值;El表示l环邻接图中连接边的集合;n表示从起始节点到虚拟背景节点的路径上包含的节点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1389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