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排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0745.6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顾骏;刘占胜;刑栋;张里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2M31/1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胡亚辉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1)、排气涡轮(2)、净化装置(3)、燃油箱循环加热装置(4)和消音器(5),排气涡轮设置于排气管上并位于排气歧管与净化装置之间;净化装置包括反应室(3.1)、溶液室(3.8)和储液室(3.10),反应室底部设有活塞放液机构(3.2),反应室的顶部与消音器连通,溶液室和储液室与反应室相通;燃油箱循环加热装置包括进液涡轮(4.1)、电磁换向阀(4.2)、加热水箱(4.3)、散热水箱(4.4)和电控机构(4.5)。本排气系统采用废气先与反应溶液化学反应然后再排出的方式,可以降低排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并能缓解温度低时柴油粘滞、燃烧效果不好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排气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柴油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1)和消音器(5),排气管(1)一端连通柴油发动机(6)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涡轮(2)、净化装置(3)和燃油箱循环加热装置(4),排气涡轮(2)设置于排气管(1)上并位于排气歧管与净化装置(3)之间;净化装置(3)包括反应室(3.1)、溶液室(3.8)和储液室(3.10),反应室(3.1)的底部与排气管(1)的另一端连接并相通,反应室(3.1)底部还设有活塞放液机构(3.2),活塞放液机构(3.2)包括活塞套(3.3)、活塞杆(3.4)和弹簧(3.5),活塞套(3.3)套体周身设有透孔,活塞套(3.3)底部设有与放液管(3.6)连通的通孔,活塞杆(3.4)设置于活塞套(3.3)内部,活塞杆(3.4)的活塞顶端与活塞套(3.3)内腔顶端之间安装弹簧(3.5),活塞杆(3.4)的活塞端尺寸大于活塞套(3.3)底部的通孔尺寸,活塞杆(3.4)的顶端连接有浮块(3.7),反应室(3.1)的顶部与所述的消音器(5)连通,溶液室(3.8)通过节流阀(3.9)与反应室(3.1)连通,溶液室(3.8)内装有反应溶液,储液室(3.10)与放液管(3.6)连通;燃油箱循环加热装置(4)包括进液涡轮(4.1)、电磁换向阀(4.2)、加热水箱(4.3)、散热水箱(4.4)和电控机构(4.5),进液涡轮(4.1)与排气涡轮(2)同轴连接,与排气涡轮(2)同步转动,进液涡轮(4.1)的进液端通过管路与反应室(3.1)连通,电磁换向阀(4.2)的进液口与进液涡轮(4.1)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通,加热水箱(4.3)包裹于燃油箱(7)的外部,其进液口连接电磁换向阀(4.2)的出液口一,散热水箱(4.4)的进液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加热水箱(4.3)的出液口和电磁换向阀(4.2)的出液口二连通,其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反应室(3.1)连通,电控机构(4.5)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燃油箱(7)内部、燃油液面以下,中央处理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中央处理器与电磁换向阀(4.2)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35074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冷却喷钩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分区电加热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