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式两栖车辆可收放式油气悬架系统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8502.3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9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成;赵玉壮;杨林;张斌;李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4 | 分类号: | B60G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温子云,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轮式两栖车辆可收放式油气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除了实现缓冲减振功能外,还可以双向主动运动,实现车轮的收放功能以及车身高度调整功能。该系统中,液压动力模块通过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连接悬架油气弹簧模块;液压动力模块为各悬架油气弹簧模块提供液压能源;每个悬架油气弹簧模块包括工作油缸、蓄能器、第一阻尼阀总成、第二阻尼阀总成和电磁阀组;工作油缸的上耳环连接车体、下耳环连接在悬架下横臂耳环支座上;第一阻尼阀总成安装于工作油缸的无杆腔与蓄能器之间,第二阻尼阀总成安装于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之间;电磁阀组用于控制液压动力模块进出工作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液,以及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是否连通。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两栖 车辆 可收放式 油气 悬架 系统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轮式两栖车辆可收放式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动力模块、悬架油气弹簧模块、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液压动力模块通过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连接悬架油气弹簧模块;其中悬架油气弹簧模块的数量与车轮的数量一致;液压动力模块为各悬架油气弹簧模块提供液压能源;每个悬架油气弹簧模块包括工作油缸、蓄能器、第一阻尼阀总成、第二阻尼阀总成和电磁阀组;其中,工作油缸承受着整个车辆的垂向载荷,无杆腔在上,有杆腔在下;工作油缸的上耳环连接车体、下耳环连接在悬架中下横臂的耳环支座上;第一阻尼阀总成安装于工作油缸的无杆腔与蓄能器之间,第二阻尼阀总成安装于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之间;电磁阀组用于控制液压动力模块进出工作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液,以及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是否连通;所述第一阻尼阀总成包括第一单向节流阀(7,8)和第一溢流阀(9);第二阻尼阀总成包括第二单向节流阀(21,22)和第二溢流阀(23);电磁阀组包含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和第三电磁阀(12);工作油缸的无杆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10)的一个工作油口、第二电磁阀(11)的一个工作油口、第一单向节流阀(7,8)的入口以及第一溢流阀(9)的入口相连接;第一单向节流阀(7,8)的出口及第一溢流阀(9)的出口与蓄能器的工作油口相连接;第二电磁阀(11)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液压动力模块的回油通道相连;工作油缸的有杆腔分别与第二单向节流阀(21,22)的入口及第二溢流阀(23)的入口相连接;第二单向节流阀(21,22)的出口及第二溢流阀(23)的出口均与第一电磁阀(10)的另一个工作油口及第三电磁阀(12)的一个工作油口相连接;第三电磁阀(12)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液压动力模块中的供油通道相连;液压动力模块包括第四电磁阀(13)、第三溢流阀(19)、过滤器、电机(16)、液压泵(17)、第三单向阀(18)、第三节流阀(14)、分流集流阀(20)、供油通道、回油通道;液压动力模块通过分流集流阀为各个悬架油气弹簧模块输出等量的液压油;电机(16)的旋转轴与液压泵(17)的旋转轴相连;过滤器的吸油口伸到液压油内,出油口则与液压泵(17)的吸油口相连;液压泵(17)的出油口分别连接第三溢流阀(19)的入口和第三单向阀(18)的入口;第三溢流阀(19)的出口直接回油;第三单向阀(18)的出口则分别连接第四电磁阀(13)的一个工作油口及分流集流阀(20)的入口;第四电磁阀(13)的另一个工作油口则通过第三节流阀(14)回油;分流节流阀(20)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悬架油气弹簧模块的供油通道,而悬架油气弹簧模块的回油通道则直接回到液压动力模块的油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8850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离合器、刹车、油门气动助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捷型音乐速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