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式两栖车辆可收放式油气悬架系统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8502.3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9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成;赵玉壮;杨林;张斌;李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4 | 分类号: | B60G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温子云,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两栖 车辆 可收放式 油气 悬架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悬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轮式水陆两栖车辆悬架系统,属于车辆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轮式水陆两栖车辆在江河沟渠交错,湖泊池塘密布的水网地区表现出很强的机动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军民运输、抢险救灾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
目前两栖车辆在水上的航速大多在10公里/小时左右。影响两栖车辆水上航速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浸泡在水中的车轮产生了较大的航行阻力。如果两栖车辆在水上航行时能将车轮提升起来,就可以减少航行阻力,从而提高航速。
轮式水陆两栖车辆的车轮与车体通过悬架系统连接。
悬架是车辆的重要部件,它主要有弹性元件、阻尼元件、导向机构及横向稳定器等组成。悬架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车轮)弹性的连接起来,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冲不平路面传递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控制车轮的运动规律,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油气悬架是使用油气弹簧的一种悬架类型。油气弹簧主要由工作油缸、蓄能器和阻尼阀总成组成。油气弹簧以工作油缸中的油液传递压力,用蓄能器中的惰性气体(通常为氮气)作为弹性介质,同时,阻尼阀总成内部的节流孔、单向阀等结构使其具有减振器的阻尼功能。
由于普通油气弹簧的主动运动只有伸出动作,不能用于提升车轮,也就无法实现两栖车辆水上航行时的车轮收放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式两栖车辆可收放式油气悬架系统和控制方法,该方案除了实现普通油气悬架系统的缓冲减振功能外,还可以双向主动运动,实现车轮的收放功能以及车身高度调整功能。
所述轮式两栖车辆可收放式油气悬架系统,包括液压动力模块、悬架油气弹簧模块、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液压动力模块通过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连接悬架油气弹簧模块;其中悬架油气弹簧模块的数量与车轮的数量一致;
液压动力模块为各悬架油气弹簧模块提供液压能源;
每个悬架油气弹簧模块包括工作油缸、蓄能器、第一阻尼阀总成、第二阻尼阀总成和电磁阀组;其中,
工作油缸承受着整个车辆的垂向载荷,无杆腔在上,有杆腔在下;工作油缸的上耳环连接车体、下耳环连接在悬架中下横臂的耳环支座上;这样作用在车轮上的地面反力就可以先后通过转向节、下横臂和工作油缸向上传给车体。工作油缸同时可以调节车轮相对车体的位置,当工作油缸伸长时,工作油缸下压下横臂,驱动车轮下行;反之,当工作油缸缩短时,工作油缸上提下横臂,驱动车轮上行。在陆上,工作油缸调节车轮相对车体的位置可以实现车身高度的调整;在水上,工作油缸调节车轮相对车体的位置可以实现车轮的收放。
本实施例采用的蓄能器为隔膜式结构,通过隔膜将液压油与预充的氮气隔开,充入蓄能器的油液会改变氮气的体积,氮气的压力随之发生非线性变化,油液的压力与气体压力相对,油气弹簧因此产生非线性的弹簧力。
第一阻尼阀总成安装于工作油缸的无杆腔与蓄能器之间,第二阻尼阀总成安装于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之间;当油液流过阻尼阀总成时,其中的节流阀对油液具有节流作用,油气弹簧从而产生阻尼力。
电磁阀组用于控制液压动力模块进出工作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液,以及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是否连通。
轮式两栖车辆可收放式油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分为以下三种工况进行控制:
在正常行驶时的缓冲减振工况下:
通过控制电磁阀组使得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连通,液压动力模块与工作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液交互通道关闭;液压动力模块不工作;油液在工作油缸和蓄能器之间流动,由第一阻尼阀总成和第二阻尼阀总成提供缓冲减震功能;
在水中车轮收放工况下:
当令车轮收起时,通过控制电磁阀组使得工作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之间的交互通道关闭,液压动力模块与工作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液交互通道连通;液压动力模块工作,其输出的油液通过电磁阀组和第二阻尼阀总成流向工作油缸的有杆腔,推动活塞杆缩回,从而收起车轮,同时无杆腔和储能器的油液通过回油通道回油至液压动力模块;当活塞杆完全缩回时,液压动力模块停止工作,关闭液压动力模块与工作油缸有杆腔之间的供油通道,使车轮保持完全收起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8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离合器、刹车、油门气动助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捷型音乐速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