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奥氏体耐热钢炉管材料的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4333.9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3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严靖博;谷月峰;党莹樱;尹宏飞;袁勇;赵新宝;鲁金涛;杨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6/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奥氏体耐热钢炉管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将铸态奥氏体耐热钢炉管材料放置到加热炉中,再将加热至1120‑1200℃,并保温1‑3h进行固溶处理,然后用15‑30min的时间将温度降至950‑1080℃,并保温2‑5h,再用30‑120min将温度降至600‑900℃,保温10‑35h后冷却至室温,完成适用于奥氏体耐热钢炉管材料的热处理。本发明处理的奥氏体耐热钢炉管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并且成本低,满足600℃级火电机组过热器/再热器对材料的性能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奥氏体 耐热钢 炉管 材料 热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奥氏体耐热钢炉管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铸态奥氏体耐热钢炉管材料放置到加热炉中,将其加热至1120‑1200℃,并保温1‑3h进行固溶处理,然后用15‑30min的时间将温度降至950‑1080℃,并保温2‑5h,最后在30‑120min内将温度降至600‑900℃,保温10‑35h后冷却至室温,完成适用于奥氏体耐热钢炉管材料的热处理;其中,经用15‑30min的时间将温度降至950‑1080℃,并保温2‑5h后,奥氏体耐热钢炉管材料晶界处出现不连续M23C6型二次碳化物析出,M23C6型二次碳化物的尺寸均小于等于5μm;其中,在30‑120min内将温度降至600‑900℃,并在这一温度范围保温10‑35h,最终获得的组织中晶界处碳化物形成连续膜状结构且占晶界面积大于70%,晶内弥散分布有二次碳化物颗粒,且所述二次碳化物颗粒的尺寸小于等于5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8433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壁片体堆放吊运工装
- 下一篇:一种连续电解制备长链烷基氢氧化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