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三氮唑缀合的假二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0455.9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5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程杰;顾振龙;何彩玉;孙备;崔颖;柏俊;吕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H15/26 | 分类号: | C07H15/26;C07H1/00;A61P31/0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通式(I)所示的双‑三氮唑缀合的假二糖衍生物,其中P为羟基或氨基的保护基团/未保护基团,或者P为氢原子,当P为保护基团时,保护方式可以是完全保护或部分保护;R为B片段中连接两个三氮唑基的次甲基上的侧链基团,并且,该次甲基键接于一个三氮唑的2‑位N和另一个三氮唑的1‑位N上;A、C片段为五元或六元单醛糖的糖苷,异头碳的构型为α‑型或β‑型或α/β‑混合构型;A、C片段的糖苷类型相同或相异;n为2,3或4。该衍生物含有三氮唑的母核结构,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三氮唑缀合 假二糖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指1‑[4‑(2,3,4,6‑四‑O‑乙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基氧甲基)‑1H‑1,2,3‑三氮唑‑1‑基]‑[4‑(2,3,4,6‑四‑O‑乙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基氧甲基)‑2H‑1,2,3‑三氮唑‑2‑基]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0mL37%甲醛水溶液,醋酸10mL,室温下开始搅拌,15min后加入32mL THF,3.1g全乙酰化‑β‑D‑葡萄糖炔丙苷、0.78gNaN3,在pH为6~7的条件下搅拌10min,再向其中加入0.06g抗坏血酸钠、0.01gCuCl于室温下搅拌18h,将反应混合物经硅胶吸附、乙酸乙酯洗涤、浓缩后,柱色谱分离得2.5g白色固体1a;于100mL圆底烧瓶中,取2.33g白色固体1a,加入50mL THF溶解,向其中加入1.00g的SOCl2在30℃条件下反应14h,向其中滴加Et3N至中性,加入30mL乙酸乙酯萃取、水洗、浓缩后,柱色谱分离得1.58g黄色浆状物2a;取0.26g的NaN3溶21mL的DMF中,室温下搅拌8h,取上述1.26g黄色浆状物2a搅拌18h,再加入10mL DMF/H2O的混合溶剂溶解的0.80g全乙酰化‑β‑D‑葡萄糖炔丙苷,再加入0.06g抗坏血酸钠、0.01g CuCl,在室温下反应20h,将反应混合物经硅胶吸附、浓缩后,柱色谱分离得1.38g无色浆状物Ia,无色浆状物Ia即为目的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5045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